自2018年《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被审议通过算起,国内医疗改革中的“集采”已进行5年,八批国家组织的药品集采深刻重塑了化学药、中成药、生物医药三大板块的产业生态。
近日,2023中国医药健康领袖峰会暨中国药品流通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论坛在青岛开幕。论坛上,国家医疗保障局招采专家组组长、原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所长章明以“药品集采的扩大与趋势分析”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章明认为,药品集采重塑了药品的行业集中度、市场竞争格局,并倒逼医药企业转型升级,未来的深化还需要从“报量准”“使用实”两方面着手,要开展、探索药品价格的综合治理。
(资料图片)
“坚持机制性挤压药品、耗材虚高的水分。实际上挤压的是水分,并不是降企业的利润。”章明说。
近五年,国内药品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是全球的3倍
章明援引的数据显示,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纳入333种药品,涉及金额2800多亿元,占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化学和生物药品采购金额的31%;叠加地方联盟集采,药品集采累计降低费用负担超过4000亿元,八批国家集采平均降幅超50%,其中4+7试点后的试点扩围集采降幅高达59%。
这意味着,集采正在逐步成为公立医院医药采购的主导模式,并且用“国家发红包”代替“企业给回扣”,切断药品销售与处方之间的直接利益关系,进一步消除药品流通中的灰色空间。
章明认为,更重要的是,药品集采重塑了药品的行业集中度、市场竞争格局,并倒逼医药企业转型升级。具体表现为中选企业的产品用量上升,营业收入增长,以及整个行业的研发费用上升。
例如,四川汇宇的培美曲塞、上海比安生的孟鲁司特、扬子江的右美托咪定,经过集采后,其药品用量比从2018年的24%上升至2021年的60%;石药集团、恒瑞医药等中选品种最多的10家上市药企,营业总收入由2018年的1072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365亿元,年均复合率为8.4%;2021年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累计增长率均在20%以上,近五年国内药品研发投入的复合增长率为23%,是全球增长率的3倍。
同时,集采中选品种的销售费用率降至10%以上,140家上市药企2020年年报显示,近70%企业销售费用率下降。记者梳理WIND证监会医药制造指数成分中179家企业的2022年年报数据亦发现,其平均销售费用率从2019年的28.38%逐年下降到2022年的24.78%。
“有的龙头企业中选产品的单片价格降至几毛钱,但每年的利润还能达到两亿。”章明表示,集采的规模效应确保了中选产品进入医疗机构使用,对生产企业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集采进入提质阶段,报量准、使用实要“两手抓”
章明认为,随着集采持续深入,已经到了提高质量的阶段,包括集采过程更加精细化和落地实施真正惠及民生两方面,而报量准确是集采过程精细化的基础,要求医疗机构,包括零售药店(如果参加集采的)不要少报量或者不报量。
“有些地方集采报量报了一个数字,但实际执行时超量非常厉害,5倍10倍甚至更多。我们认为,实际采购量是协议量的两倍左右还是比较合理的,但如果更多,就说明报量不够准确。”
章明表示,报量不准确会造成‘出气孔’过大,不仅对中选产品不公平,还会使中选企业缺少预期,增加企业的供应风险。因此,医保部门要通过多种措施提高报量的准确性,做好多维度的报量审核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辖区范围内医疗机构的排名、地区间的比较,药品总量的使用情况审核等。
而在使用端,非集采品种替代中选品种的情况也值得关注——“比如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被集采了,明天医院就不用这种药了,去用另一种高价的可替代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章明认为,要避免医疗机构用非中选产品替代中选产品,或者用非集采品种替代中选品种,需要发挥国家和省级医保信息平台作用,开展常态化的监测监管。医保部门的职责范围包括承担全行业、全过程的药品、耗材价格管理的职能,不仅包括对医院、定点零售药店的管理,还包括对一般药店的管理。
针对一些可替代产品的用量异常,一方面要在严格考核基础上,通过结余留用的政策来给予医疗机构实实在在的激励,另一方面要强化可替代产品的管理,避免削弱改革成果。
中、美正在通过不同的路径降低患者的用药负担
今年3月,国家医保局发布了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通知,明确了今年多项集采重点工作,包括第八批国家药品集采、国采药品协议期接续、扩大中医药集采、干扰素省际联盟采购、易短缺和急抢救药省级联盟采购、省级药品集采“填空”“补缺”扩围等。
通知指出,到2023年底,每个省份的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累计达到450种,其中省级集采药品达到130种,化学药、中成药、生物药均应有所覆盖。
章明认为,集采进行到目前的阶段就要开展、探索药品价格的综合治理,具体工作包括加强挂网药品价格管理、医保支付标准衔接节余留用政策、持续开展药品真实世界研究等。
“实际上中国的集采经验,影响力在慢慢扩大,有一些跨国企业参加我们的集采,也把我们的一些做法反馈到了其他的发达国家或地区。”
去年8月,美国政府通过了《通货膨胀减少法案》,规定医疗保险D部分覆盖的患者的胰岛素自付费用上限为每月35美元,自2023年1月1日起生效。章明认为,中、美两个大国正在通过不同的路径降低患者的用药负担。
据他表示,今年初,国家医疗保障工作会议提出,药品价格指数连续5年下降,集采品种中使用高质量药品,即一致性评价和原研药的比例从50%提升到90%以上,未来还要把推进药品和耗材价格治理作为医保改革发展的最大共识点。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上一篇: 五八汽车因合同纠纷起诉威马汽车
下一篇: 最后一页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6840号-34
联系邮箱:920 891 263@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