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变电运维岗位上一干就是38年,他的工作也许只是电网运行里的一颗“小螺丝钉”,他兢兢业业,以执着专注、一丝不苟的精神奋勇创新,攻克了数十项技术难关,成为怀有一身绝技的变电运检行业“大工匠”。他就是国网鞍山供电公司变电运检一工区主变电运维——赵睿。
扎根变电的“最牛钉子户”
(资料图片)
在变电运检工区,遇到专业难题,老师傅们常说的一句话,“有困难找老钉”,老钉就是赵睿。据说,赵睿师傅在工区是个“钉”范十足的人物,于是便有了“老钉”这个家喻户晓的称号。赵睿就是鞍山变电运维的“近代史”。在变电运维岗位上,他像一颗钉子“钉”了38年,也让自己成为了鞍山公司让人敬佩的“最牛钉子户”,成为了大家称道的技术能手。
1986年赵睿高中毕业,成为了一名变电运转员,这项工作需要接触先进的电气设备、掌握丰富的业务知识。为了尽快提升业务水平,赵睿干脆吃住在站里,闷头学习系统原理,研究设备情况。在一次业务比赛中,赵睿的成绩非常突出,这让他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深知要想优秀就必须领先别人一步,事故处理他冲锋在前,技术问题他设法解决。渐渐地赵睿的业务水平在队里首屈一指,不少兄弟站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都会请教赵睿。
“一线生产就是最好的老师,不会就向现场学。”这是赵睿的口头禅。在海城南部地区增加消弧线圈补偿容量的工程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220千伏变电站场无法多增加设备间隔,需要多个66千伏变电站,同时施工难度大、工期长。为此,他提出了将消弧线圈放在220千伏变电站内的66千伏母线上的方法,与合作单位设计完成了一种66千伏带站用电配出的接地变压器,不仅解决了消弧线圈补偿的问题,而且大大减少了运维人员的工作量。
有一次,赵睿受邀到东北电力大学讲课,台下面对的都是大学老师,26个博士、37个硕士以及无数的名牌大学毕业生。可是赵师傅却一点都不打怵,一句话吸引了全场的关注,“我今天给大家讲一讲各位研发的技术和产品在实际现场应用中有哪些不足,理论如何更加匹配现场的需求。”赵睿用他的经验赢得了高学历人才的尊重,不仅课堂效果好,还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又加了一天的课。
专解难题的“万能钉”
当然,赵睿的“钉”范不只因为他常年像钉子一样扎根一线,还因为他能像钉子一样锲而不舍、勇往直前地解决问题。
1988年,一场暴风雪造成了赵睿所在的变电站冷却器电源产生故障。事故处理完成后赵睿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样的回路动作是存在不合理性的,怎么样才能让操作更加完善?然而,在当时守规矩比创新更流行的情况下,赵睿的提议没有得到认可。但这个想法却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
直到2010年,成为副班长的赵睿借着省公司开展群创项目的机会再次向领导提出了改进意见,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就这样,赵睿的第一项个人专利“带故障点检测的交流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在宁远变电站成功应用。而从“想到”到“做到”,赵睿经历了22年的时间。
在变电运维专业,赵睿可是家喻户晓、名副其实、人人称赞的发明家。变电站设备取暖效果不佳、经济性差。赵睿组建团队点灯熬油的搞研究,没日没夜的想办法,终于设计了一种用于配电柜温度监控的智能温控器及其系统,改变了原有变电站室外设备取暖方式,直接节省电费705万元,这项发明获得了省公司优秀专利二等奖及合理化建议二等奖,并获得了国家专利。
有一次停电作业,安装地线用时较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赵睿设计了一款接地线收纳器,把安装时间从4分钟缩短到20秒。但应用到实际中,一组地线加上收纳器重达50多斤,给作业人员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看到这样的情况,赵睿果断放弃了这个已经申请的专利,继续投入到设计中,经过反复研究他又设计了“多功能运输小车”,真正减少了作业人员数量和工作强度,也得到了员工的认可。“做科研、做创新如果脱离了实际工作那不仅价值是零,甚至可能成为负数。”赵睿说道。
做企业创新的“螺丝钉”
“工人也能有专利。”这不仅是赵睿在劳模宣讲时常说的一句话,更是他脚踏实地、刻苦钻研的成果。
2016年5月,“赵睿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在他的带领下,工作室延续着贴近生产实际的作风。在参与国网鞍山供电公司历史上第一次220千伏变电站综合大检修工作时,工作室以赵睿同志为队长,成立了青年突击队。在他的带领下,突击队根据作业现场条件,研发了布置现场安全措施所用的多功能运输小车和一种新型标示牌的安装方法,并在综合大检修现场得到了应用。这些创新研究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得到了运维专业员工的一致好评。自工作室成立以来,赵睿已经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8篇,获得专利7项,承担省公司科技项目实施3项,获1项省公司优秀专利奖,获省政府优秀QC小组5次、优秀成果5个,省公司合理化建议一、二等奖各一项。
2017年,赵睿与南瑞集团合作完成了“保护压板投退状态前端采集装置”的研制。装置投运后,运维人员巡视压板时间由一个小时缩短至五分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人员劳动强度,获得了发明型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一项,该项目同时获得了国网公司第三届“青创赛金奖”。他研制的“无线无源测温装置”,减少了变电站母线发生故障的机率。他提出的将10千伏母线安装在集装箱内的设计思路,采用智能化变电站设计,移动方便,解决了变电站改造、扩建时,对用户长期停电的问题,多供电量直接经济效益达8700多万元,获得省总工会优秀创新成果奖及省公司优秀专利二等奖。从业38年来,赵睿同志一直努力钻研本专业的高新技术,秉持着“发现问题就是进步,解决问题就是创新”的原则,完成了发明型、实用新型专利共计30余项。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薪火相传,生生不息。2009年,赵睿凭借着丰富的现场经验开始担任兼职培训师工作。作为兼职培训师,十三年来他为国网公司变电运维专业、电力调度专业高级技师班授课480课时以上,并多次担任国网公司新员工培训及系统外培训等教学工作。他于2014年被聘为辽宁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作为副主编完成《变电专业“五通”题库》(上、下册)在中国电力出版社、参与编写《220千伏变电运维技术》在东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另有7部视频课程被国网学堂录用。
“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在担任培训工作时的赵睿仍不忘创新培训方法,为新员工培训量身定做了“电流互感器连片切换方法”“旁路代送电步骤”两部手机教学动画视频,使学员的倒闸操作实操培训合格率由70%提升至100%,深得学员好评。他的徒弟赵辉,于2013年参加工作,用五年时间成长为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双高人才”。赵睿工作室的成员中多人在国家级、省部级、省公司级竞赛中获奖,他以精湛的技术、务实的作风、创新的思想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员工,在全国电力系统中有着极高的声誉。
怀匠心,践匠行,做匠人。赵睿始终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电力一线上,在平凡的岗位上充分展现了“蓝领工匠”的职业风采,展示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精神风貌,脚踏实地、刻苦钻研,为维护万家灯火长明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14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