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上午,神舟十六号乘组名单正式公布,由指令长景海鹏、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载荷专家桂海潮3名航天员组成。
相比以往乘组,神舟十六号乘组的特点可以用“全、新、多”三个字来概括。
一是“全”,首次包含了“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个类型的航天员。
【资料图】
二是“新”,第三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同时,也是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首次执行飞行任务。
三是“多”,航天员景海鹏是第四次执行飞行任务,也将是中国目前为止“飞天”次数最多的航天员。
戴眼镜的载荷专家 桂海潮
汉族
籍贯云南施甸
1986年11月出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太空出差三人组”中,载荷专家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的一名教授,主要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
他的入选,还要从2018年启动的第三批航天员选拔说起:为了满足空间站的任务需要,这次选拔新增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两个类别。
过去在国外交流时,桂海潮就曾听闻科研人员可以成为航天员,进入国际空间站开展科学实验。他十分羡慕。得知北航成为选拔航天员的对象高校之一,他“想都没想”就报名了。
2020年9月,他作为载荷专家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当时大约2500名候选对象,最终只有18人成为预备航天员。桂海潮从中脱颖而出,成为4名载荷专家之一,也是唯一来自高校的载荷专家。2022年6月,他入选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在北航,同事和学生们都知道桂海潮身体素质好,有锻炼习惯,经常在体育场跑步。然而,与空军飞行员出身的航天员相比,桂海潮的体能素质与航天技能还是稍显薄弱。
就拿离心机来说,虽然桂海潮通过了选拔阶段的6G过载,但入队后,所有训练标准都是8G。第一次训练时,他感觉胸腹部被牢牢压住,每一次呼吸,胸膛仿佛都在撕扯。
怎么办?桂海潮说:“干就完了!”每次训练结束,他都要向有经验的师兄们请教、复盘。总结自己成绩不佳的症结后,他再安排加练,进行针对性的修正。
北航宇航学院教师、桂海潮同学王悦回忆,有次训练间隙两人见面,桂海潮说“体能训练很苦,强度很大,对他来说很有挑战”,“但他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按照航天员训练大纲,第三批航天员需要开展8大类、200余项的训练。桂海潮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完成系统学习,堪称“关关难过关关过”。
72小时的睡眠剥夺实验在狭小密闭的环境中进行,保证不睡着的同时,还要维持稳定的心理和情绪状态。
实验前,桂海潮心里也很紧张,不知道自己能否完成。“但是真正做下来了以后你会发现,自己身上原来具备这样的潜能。”
桂海潮成长于云南保山的一个普通家庭。和许多人一样,他对太空的向往,始于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5年,桂海潮以第一志愿考入北航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在北航当年录取的云南理科考生中,他的分数是最高的。
坚韧和勤奋,在桂海潮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中一以贯之。
据北航的同学和师兄回忆,桂海潮喜欢不断挑战和提升自己,“找准目标就一股劲儿扎进去”。
读博期间,桂海潮“特别稳”。在课题组,他出成果不是最快的,但他一丝不苟、厚积薄发,抓住关键难题不放松,取得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在北航任教以来,桂海潮共指导了1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其中有3名已经顺利毕业。
苏文杰是桂海潮指导的第一个博士生。她说,老师在审稿博士学位论文时,会详细列出三四十条修改意见,绪论中的图片引用错误都会指出来。自己有一次在复现论文结果时遇到了问题,桂海潮看后提醒她调整一下参数,“调完之后立刻对了”。
三次逐梦的工程师 朱杨柱
汉族
籍贯江苏沛县
1986年9月出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陆军上校军衔
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也是在航天员乘组中首次亮相。在此次任务中,他要负责空间站整个飞行器平台系统的日常维护、保养等工作。
36岁的朱杨柱是江苏沛县人,从小就梦想翱翔蓝天。
高中时,他参加空军招飞遗憾落选,后来填报高考志愿,干脆只填了一个:国防科技大学航天学院。“不接受调剂,要考就考最好的。”
从空气动力学到流体动力学,从本科到博士,朱杨柱深造十年积累的深厚理论功底,为他日后成为一名航天飞行工程师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国防科技大学求学期间,朱杨柱其实还参加过一次空军招飞,进了复试,但最终又遗憾落选了,“差一点点”。
第三批航天员的选拔工作启动时,朱杨柱在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担任副教授。和桂海潮一样,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没想到我又来了,第三次有机会向自己的梦想再努力一把。我当时也想着顺其自然吧,后来很意外地走到了复选、定选。”现在回想起来,朱杨柱仍难掩喜悦。2020年9月,他作为航天飞行工程师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2022年6月,入选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航天员训练内容中,模拟失重环境的水下训练是难度最高的训练之一。
有的航天员刚开始水下训练时,训练结束后吃饭“连筷子都拿不住”;有的航天员在一次水下训练后,体重足足轻了4公斤。水下训练最忙的时候,航天员一天只能睡4个小时、吃一顿饭。
朱杨柱却最喜欢水下训练,“感觉像飞起来”。他笑着说,每次训练结束,回去都会睡得很香。
熟悉朱杨柱的人知道,这其实是他的“苦中作乐”。在水下,朱杨柱遇到的难题很多,其中就包括看似不起眼的上脚限位器。
他的脚型比较小,脚总是在鞋里晃荡。经过反复试验,他穿上两双厚袜子、两双薄袜子,这才解决“脚动鞋不动”的问题。
在48小时沙漠训练中,巴丹吉林沙漠正是酷暑时节,白天地表温度高达75摄氏度,帐篷内温度也超过40摄氏度。
返回模拟舱配备的饮用水有限,朱杨柱和队友不舍得喝。在一名队友的提议下,大家每人用密封袋存了满满一袋尿液,晚上埋进沙里“冷藏”。第二天早上,团队三人捏着鼻子,就着“冰镇”尿液吃完了食物。
在训练的过程中,朱杨柱总是以一种“战斗”的心态面对问题,以最高的效率去解决。他说,“一切都是以战斗力为标准,向战斗力看齐”,真正上了“战场”也就胸有成竹。
“一老带两新”的指令长 景海鹏
汉族
籍贯山西运城
1966年10月出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陆军少将军衔
从“神七”首次太空的2天20小时27分钟飞行,到“神九”的13天宇宙遨游,再到“神十一”的33天中期驻留……这次,作为中国四度飞天第一人,景海鹏又将奔赴新的太空任务。
“第一次上太空叫实现梦想,第二次叫超越梦想,第三次叫升华梦想,第四次,我感觉叫创新梦想。”景海鹏表示,我国载人航天的连战连捷背后,离不开这个伟大新时代。
景海鹏1966年出生于山西运城。1985年,景海鹏通过思想、身体、文化等层层选拔,考入空军第二航空预备学校。经过预校和飞行学院五年的学习,他顺利毕业,成为一名歼击机飞行员。1996年,我国开始选拔首批航天员。景海鹏得知这一消息后,全身心投入高强度训练、高压力备战、高风险任务,只为实现从优秀飞行员到合格航天员的转变。
景海鹏对自己的要求从来都是:“出手就出色、完成就完美。”面对八大类上百个课目的训练,他更是日复一日勤学苦练——
基础理论学习中,他晚上十二点前几乎没休息过;
超重耐力适应性训练中,承受八倍重力加速度,他从没按下过请求暂停的红色按钮;
低压缺氧训练中,舱内压力急剧变化,相当于五分钟内从地面爬升到5000米高空,人体会因迅速缺氧出现头晕恶心甚至休克,但他每次都要主动训练30分钟以上;
模拟失重训练中,他身着水下训练服,一次就要训练六七个小时,每次训练结束,体重都会减轻好几斤……
“载人航天飞行99.99分和100分永远是天地之别。地面训练,有差错可以重来;太空飞行,永远没有从头再来的机会。”在景海鹏的字典里,没有“差不多”,只有“更完美”。
2008年9月25日,景海鹏与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组成“神七”飞行乘组,执行载人飞行任务,这也是景海鹏的首次飞天。执行任务中,乘组遇到两次“意外”:出舱时舱门险些打不开,后来轨道舱又持续响起火灾报警。
作为飞船操作手的景海鹏在返回舱内进行着各种排故检查,准确判断意外险情,最终与共同执行出舱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一起,出色完成了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任务。
事后判明,“意外”系仪表误报警,但着实让他们尝到了什么是惊心动魄。在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颁奖现场,主持人问景海鹏:“当时有没有想到回不来?”景海鹏回答说:“我理解你所说的回不来,是我们像卫星一样绕着地球一直在转;你所说的回不来,就是我们永远没有机会在演播大厅和全国观众们见面了呗。”现场观众哈哈大笑,随后,他抬高嗓门说:“即使我们回不来,也一定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
2022年,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选定。这次与景海鹏并肩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是两位“新人”。朱杨柱和桂海潮分别是我国执行空间站任务的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和首位载荷专家。全新的乘组构成,等待他们的是全新的任务。“第一次把驾驶员、工程师和载荷专家分工,意味着我们将承担更加复杂、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有更复杂、更高精尖的空间科学实验。”
经过一年的训练、磨合、准备,现在,“神十六”组合已经信心满满等待出征号角的响起。景海鹏表示,神舟十六号航天员相差20岁却没代沟,也没有陌生感和距离感。“因为航天人永远年轻,航天员是永葆青春。为了共同的梦想,我们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奔跑,三个人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我们的目标就是1+1+1=1!”
自2016年完成“神十一”任务后,景海鹏的职务、岗位在变,但25年如一日的飞天备战从未停歇。如今,“为什么还要继续飞行?”仍是57岁的他被问到最多的问题。
景海鹏对此回答说:“作为航天员,执行飞天任务、出征太空是我们的主责主业,是我的工作。你问我为什么还要上?我不仅想上,也十分渴望再上太空,要跑好空间站属于我的那一棒。”
为了保证随时出征太空的最佳状态,景海鹏几乎从未在晚上十二点前睡过觉,周末也几乎无休,以惊人的毅力一次次向着生理和心理极限冲锋。
他调侃自己有个“秘密武器”——一根跳绳。“每天六百个俯卧撑、六百个仰卧起坐、上千次跳绳,已经成了我的标配了。”
目标坚定,时刻接受祖国挑选,在完成第四次向梦想冲锋之后,在景海鹏的心底还深藏着一个最朴素的愿望。“已经四年了,没有回老家看望过年迈的父母,父母今年已经八十一岁了,四年了。等任务成功之后吧,我想把这一天攒到任务成功之后。”本版稿件据新华社、《环球人物》等
第三批航天员均具备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能力和条件
我国计划年底前完成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
10余名港澳地区候选对象进入复选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名单5月29日上午公布,中国第三批航天员朱杨柱、桂海潮入选,这也是中国第三批航天员首次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5月29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经过两年多的刻苦训练,目前我国第三批航天员已完成既定的训练内容,通过飞行资格评定,均具备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和条件。我国第三批航天员已于2020年9月完成选拔,包括7名航天驾驶员、7名飞行工程师、4名载荷专家。
林西强同时表示,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全部选拔工作。
林西强说,为满足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需要,我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已于2022年全面启动,按照初选、复选、定选三个阶段组织实施,计划选拔12至14名预备航天员,包括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等三类,并首次在港澳地区选拔载荷专家。截至今年3月,已完成初选阶段选拔工作,共有100多名候选对象进入复选阶段,其中航天驾驶员来自陆海空三军现役飞行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主要来自工业部门和高等院校,特别是有10余名来自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候选对象进入复选。
“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全部选拔工作。”林西强说,如果港澳地区的候选对象通过复选和定选,可于明年初进入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编辑:张佳萌
上一篇: 微速讯:驻留约5个月!瞄准今日9时31分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
下一篇: 最后一页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6840号-34
联系邮箱:920 891 263@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