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石家庄10月12日电 题:记录历史的耄耋老兵:让家乡的英雄故事永流传
作者 赵丹媚
见到李兰祥时,这位耄耋老人正戴着老花镜趴在桌子上写着什么,不大的书桌上满满当当放着手稿、关于赞皇县老兵的资料、历史书籍等。翻看着自己多年来整理的老兵故事,李兰祥的思绪似乎也随之回到那段峥嵘岁月。
今年84岁的李兰祥是河北省赞皇县人,也是一位退伍老兵。2007年开始,对部队有着深厚情结的李兰祥开始寻访赞皇籍老兵,14年来共实地采访到128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赞皇籍老兵,他们曾经是游击队员、地下工作者、抗日老兵……这些人的事迹都被李兰祥整理成册。
图为李兰祥去看望老兵 赵丹媚 摄
说起采写英雄故事的初衷,这位耄耋老人直言道:“我们家当兵的有十来个人,从小受家庭影响,我就对部队有感情。”每当说起军旅生活、英雄事迹,李兰祥总是心潮澎湃,于是渐渐萌生用文字留住岁月的想法。
起初,李兰祥通过赞皇县民政部门获得了老兵资料,但相关介绍仅寥寥数语,这让他有些失落。“每个老兵都是独特的,他们都是经历过枪林弹雨的人,是为和平而战的英雄,历史应该记住他们。”因此,他暗下决心,要填补这一空白。
“最初也没经验,就找到村里去了,可到了才知道,老兵已经去世。”李兰祥说,他跑了不少冤枉路,后来渐渐摸索着通过各种渠道先与老兵所在村的村民取得联系,确认老兵可以接受采访后再前往。
但有些路不得不反复跑,有些事不得不反复做。为了核实一个问题,李兰祥还会详细采访他们的战友、亲属以及核对老兵本人立功证上的简记,以此来佐证内容是否属实。为了采访老兵王太平,李兰祥在一年内往他家跑了12次。终于完整记录了上甘岭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许风超、王太平在断粮多天后为了一粒黄豆互相谦让等一系列未被挖掘的感人事迹。
“我记忆深刻的是在2015年,我采访的3个月期间有45位老兵去世。”更让李兰祥感慨的是,许多老兵年事渐高,甚至记不清自己的家人,却还记得战友的名字和部队的番号。为了“留住”这段历史,李兰祥加快了记录速度。
由于不会用电脑,李兰祥只能靠手写记录,再请人整理成册。14年来,李兰祥用掉了上千支笔芯,书写了200多万字,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福建我去过6次,全国我去过13个省。”李兰祥多年来的退休金基本都花在采访老兵的事情上。面对父亲的“执拗”,孩子们已经习惯了李兰祥说走就走的“旅行”。2016年除夕夜,李兰祥听到赞皇县的一位特级战斗英雄在福州的消息,此前他寻找这位老兵多年未果。“大年初一一大早我就坐飞机直奔福州,对他进行了长达75分钟的录音、录像采访。”虽然采访几经周折,但李兰祥却甘之如饴。
“我现在存在脑子里的资料比较多,但身体不行,必须抓紧时间记录,只争朝夕。”李兰祥多次说到国家优抚制度越来越完善,社会各界人士对老兵的关心,让他倍感温暖,也更加坚定了他记录老兵事迹的决心。(完)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14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