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性缺水是大连的基本市情,影响着城市安全运行和生态环境质量。破解水资源承载力与城市高质量发展不匹配的矛盾,事关人民福祉。1月9日,经过层层筛选与审议,由民盟大连市委员会、民建大连市委员会、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联合提出的《关于加快提升水资源承载力支撑和保障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提案》,被确定为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一号提案”。
“出炉”:广泛深入调研、多次修改完善
水资源承载力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或流域内,其自身的水资源持续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并维系良好生态系统的能力,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大连市政协常委、民盟大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邓长辉表示,该提案是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的。民盟市委联合民建市委、人资环委成立课题组,先后多次到水务局、水务集团等单位,以及到域外进行水资源走访调研。“因为水资源的专业性很强,提案的形成充分参考了水务局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意见,经过多次修改完善,最终形成本提案。”邓长辉表示。
提案从加快提升水资源承载力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水资源承载力现状分析和加快提升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对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针对大连具体情况,提案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建议:三大举措助力提升水资源承载力
●加强多水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
加快推进域外调水,缓解中长期水资源短缺矛盾。加快非常规水供给能力,提高在水资源配置中的比例。加快推动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充分利用好我市核能石化产业和科研优势,抢占海洋战略制高点。
充分利用好再生水资源。在高耗水工业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高耗水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形成规模化利用。同时,优化水资源配置,解决水资源空间不均衡问题。
●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高效利用能力
深度实施工业节水。探索实施工业水价分类综合改革,完善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利用水价杠杆,推进工业节水。
深度实施农业节水。优化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缩减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严格控制城乡供水水库下游水田灌溉面积,保障优质可靠的供水水源优先用于城乡居民生活用水。
深度实施生活节水。严控高耗水服务业用水;研究出台海绵城市建设地方标准,对新建小区、城市道路、公共设施、工业厂房、设施农业等,强制要求建设雨水集蓄利用设施。
●加强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提高水生态复苏能力
加强水资源保护。研究编制全市重点流域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划定流域生态空间保护界限、明确生态保护修复目标、强化保护修复管控措施。
加强水生态修复。以保障碧流河、英那河、复州河、庄河、大沙河等主要河流基本生态水量为目标,优化现有的水利工程运行方式和调度规则。
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强重点取用水单位、重点取用水口等在线监测和应用场景建设,通过数字赋能,提高水生态复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