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治水再出招。1月6日,南海召开治水大会暨生态环境督察整改工作会议,发布并解读《南海区水环境全流域强统筹大兵团分层次治理实施方案》。“十四五”期间,南海将投300亿元,全面实施治水“十大行动”,力争到2025年全域消除黑臭水体和市考断面劣V类水体。
再投300亿元治水兴水让水环境成为南海核心竞争力
据悉,“十三五”期间,南海全面推进河长制、湖长制,投入约210亿元,建成截污管网2600多公里,污水处理厂22座,处理能力104.9万吨/日。建设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56座,管网数量和污水处理能力均占全市1/3以上。
同时,南海率先实施截污管网统一运营管理和高质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全市首推北村里水河等六大流域综合治理,完成“四大场所”截污任务,水质不断好转。但由于南海水系四通八达,大部分是感潮河段,再加上以往产业发展模式等的原因,南海水环境质量未能得到根本性改变。
为此,南海制定《南海区水环境全流域强统筹大兵团分层次治理实施方案》,在佛山治水“八大行动”的基础上自我加压,实施全区治水“十大行动”,其中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业和船舶废水减排、农业污染源头防治、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入河排污口清理整治、清淤治违畅通河渠、以水定地城市更新、科技创新智慧治水等前八项行动和全市方案的要求和框架一致。
具体行动内容上,南海将新建、扩建8间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7万吨/日。新增污水管网超过780公里,新增修复污水管网180公里,改造雨污合流管网55公里。整治分布在黑臭水体周边的58个重点工业园,分5年推进污水零直排工作等。
“到2025年前,南海将投入300亿元治水兴水。”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表示,力争到2023年底,消除75条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70%。市考断面水质劣V类比例将由目前的41.38%下降至20.69%。到2025年底,全域消除黑臭水体和市考断面劣V类水体,让良好的水环境成为南海核心竞争力之一。
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坚决打好打赢治水攻坚战
“各镇街主要负责同志要把治水兴水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举全区之力打赢治水兴水攻坚战。”顾耀辉表示,从历史看,一部南海发展史就是与水共生、以水兴城的历史,71条主干河涌和814条支涌遍布全区,85%以上的乡村被河网覆盖,丰富的水资源承载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岭南水乡文明。
但从现实来看,控源截污不完善、河涌水质达标率偏低、重开发建设轻排水管理等问题依然存在,并持续对水环境造成破坏,治水已成为南海必须着力破解的重点问题。要增强城市竞争力、提升群众幸福感,南海必须尽最大努力保护好、治理好江河湖等水资源,把水资源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优势、竞争力优势。
对此,顾耀辉提出要从强统筹、补短板、促转型、硬约束、美环境五大方面,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治水方案的落地实施。
其中“强统筹”要以流域水系为单元,统筹“厂、网、河、园区”等涉水全要素建设,科学规划、系统推进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水里岸上综合治理。“补短板”重点加快推进污水管网建设,按计划补齐987公里管网缺口,推进26个河涌临时处理设施对应区域的污水管网建设,确保临时处理设施于今年底前全部停运撤销。“促转型”则要按照“提升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的思路,加速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抓好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努力实现渔业养殖的高产出、零排放。
“南海治水工作能否取得实效,事关300多万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事关南海未来可持续发展。”顾耀辉表示,必须要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坚决打好打赢治水攻坚战,推动南海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为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提供坚实的生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