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据“央广网”报道,6月6日,教育部召开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推进暨师德集中学习教育启动部署会,部署开展师德集中学习教育,推进各地各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提出必须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做好师范生培养、新教师入职教育、在职教师轮训工作,落实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制度,将师德师风纳入各级各类教师管理的各环节各方面并作为首要要求。要求坚决维护教师正当权益,对不实举报和污名化等行为,将会同相关部门坚决予以查处,坚决维护教师职业形象,要提振师道尊严,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良好氛围。
身正“也”怕影子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既需要加强教师教育,帮助教师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自重自强自律;也需要加强教师保护,帮助教师增强职业安全感,潜心问道、静心育人。但较长一段时间,我们在前一方面抓得很严,在后一方面有所忽视,导致教师群体常常被恶意针对。有教师坦言,自己从事了“高危职业”,“当教师,首先要学会自保。”
教育工作直接涉及千家万户,教师言行很易造成“聚光灯”效应。由此,一些家长常把教师标准无限提高,在子女教育出现问题后不能综合客观分析,单从教师身上找原因;一些媒体热衷校园舆情,时刻想着如何制造教育热点,大搞捕风捉影、添油加醋、移花接木等术,甚至在官方公布调查处理结果后依然不肯松手,汇总关联信息反复“炒回锅肉”。而有的学校和地方教育部门虑及舆情、考核压力,对这些现象也搞事实上的隐忍退让。
当教师将“保护好自己”作为谋事干事的第一考量,“带着镣铐跳舞”,势必影响工作状态与工作质量;当“教师是高危职业”成为一种共识,势必让一些有志于教育的优秀人才不敢选择当教师,并最终影响教师队伍整体建设,影响教育发展大局。对此,笔者认为,抓师德师风建设,必须将防污名化也同步抓起来。
一方面,我们要正视校园舆情,不惧不怕、正确待之。如,建立“涉事区级教育局表态发声+公安机关权威公布调查结果+友好力量策应发声”运作机制,及时表明处理态度,准确核实具体情况,理性解读规定要求,回应公众关切,消除公众疑惑。在此过程中,要切实站稳教育立场,真正坚持实事求是,不用网络传言代替客观事实,不用社会认识代替教育常识,不用舆论评价代替教育评价。
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完善教师保护机制,在事件调查中如果发现有可能伤害涉事教师及其关联人人身安全、名誉利益的现象,要及时预警、出警、处警,为他们免受伤害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在真相大白后为受害教师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提供必要的帮助,帮助其重建积极心态,让更多教师增强做教师的底气,让整个社会看到我们捍卫师道尊严、倡导重教风尚的决心。
此外,涉教师不实舆情高企,有的还因为学校、教师在舆情处置、依法执教方面存在短板。由此,教育部门在防教师污名化工作中,还要狠抓法制教育、师德师风教育,促进学校教师依法依规办学执教,尽可能减少校园舆情发生;加强网络素养、舆情处置能力培训,帮助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切实提升应对网络舆情的素养能力,有条不紊做好舆情处置及舆情处置后工作,把内部也抓好。
下一篇: 最后一页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6840号-34
联系邮箱:920 891 263@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