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老人们已尝到数字人民币的“甜头”了。最近,社区长者食堂率先落地投用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手机支付也不受网络影响,轻轻松松完成“埋单”。
把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成果运用到为老服务具体场景中,让老人也能享受科技红利。作为上海老年人口总量最大的区,浦东新区在养老服务上不断创新探索,今年把数字化转型列入发力重点,不仅借助“城市大脑”中的养老服务应用场景,充分提升养老服务的管理效能,更在用餐、环境监测、独居老人风险管理等方面让养老智能应用遍地开花,打造获得感十足的“民心工程”,让智慧智能的温暖走到每一位老人身边。
借助数字化手段,充分提升养老服务管理效能
家住陆家嘴街道的独居老人王阿姨原来被评估为安全“高风险老人”。过去,她总把大量的废旧报纸、塑料瓶、纸板箱堆在家中,不但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还存在极大的火灾隐患。
街道创新开发的独居老人风险分级管理平台在作出风险判定后,自动定期向社工推送工作清单。经一次次上门走访,王阿姨在居委会帮助下清理了家中堆物,“风险评级”也降低了。
利用市级平台社区云和区级平台智治通的数据底板,独居老人风险分级管理平台已成为数字化“利器”——各居民区根据上门走访了解老人的健康状况、安全习惯等要素,由系统经过大数据分析,自动生成高、中、低三档风险评估等级,再在线上形成相应的任务和工作清单并推送至结对志愿者、包片社工和居民区书记,督促开展线下走访关爱,实施更具针对性的安全检查、消防安全宣传等。
目前,这一数字化转型的实际应用已在街道全面铺开,对辖区内1444名独居老人实现全覆盖,管理效能也在逐步凸显。陆家嘴街道还计划把独居老人的就医就诊、社区助餐、日常出行等信息作进一步整合,不断丰富平台的数据来源,为独居老人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社区服务。
“今后,独居老人风险分级管理平台将接入浦东新区的智慧养老平台,在全区层面推广应用。”浦东新区民政局副局长庄大军表示,数字化转型在养老领域的一大着力点,就是要提升管理效能,借助“城市大脑”3.0版的应用场景,浦东新区已在探索尝试利用大数据分析,管理好养老机构。
整个浦东新区共有120多家养老机构,2.6万多张养老床位。传统管理按照部门单打独斗和人工管理模式,监管难度很大。通过深化整合,“城市大脑”针对养老机构共设定38个治理要素,找到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各方面在社区里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明确行业监管范围和职责边界,以需求为导向推动各方治理职责全覆盖衔接,缺位的完善补位,交叉的优化协同。
大胆创新科技赋能,让养老智能应用遍地开花
红烧大排15元,炒海带丝5元……家门口的陆家嘴社区长者食堂成了梅园三村居民们每天的“打卡点”,点好菜、手持托盘到结账台即可自动结账,而超过60岁的老人,系统还会自动打折。
在助餐方面,陆家嘴街道建立完善了智慧助餐系统,将智慧应用和金融科技落地到食堂场景中。在取餐环节,加装了NFC(近场通信)芯片的智能餐碟已经升级为“又读又可写”的2.0版,实现自动识别价格和菜品。在支付环节,陆家嘴街道还与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携手,让浦东新区首个数字人民币助餐应用场景在这里率先落地投用。
大胆创新科技赋能,让养老智能应用遍地开花,浦东新区的创新探索仍在加码。今后,家住浦东的老人可以打开手机查看一张“养老地图”,身边的养老机构、养老服务“触手可及”。
打造“民心工程”,让智慧智能走近老人。浦东新区民政局局长周小平表示:“对标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要求,我们将构建更具活力的养老服务发展格局,巩固和完善大城养老的‘浦东样本’,实现‘养老服务再出发’,不断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14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