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标题: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
(资料图)
教育公平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石。无论是基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还是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角度来看,都必须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无论教育如何改革,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需求都是重要方向。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才能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建设教育强国,使命光荣,未来可期。只要我们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就一定能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
9月10日,在全社会热烈庆祝第40个教师节的节日氛围中,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相关报道见A3版)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随着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加快建设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的教育强国,方能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
当前,我国发展正处在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阶段。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而从教育层面观察这一逻辑,审视这种潮流,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改革和创新教育系统与教育方式,以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求,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既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前提,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体系制度等的全方位革新。在当今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的功能更加关键和复杂。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不仅要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及全球视野;不仅要避免“惟洋是瞻”和“食洋不化”,更要立足国情、善于借鉴,始终以改革创新破解教育发展难题。
教育改革创新不能坐井观天故步自封,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将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有机统一起来,找准改革创新的突破口,深谋远虑,高瞻远瞩,未雨绸缪。
从世界范围看,教育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必争和决定兴衰存亡的关键要素——关键就在于必须更加突出从国家利益的大政治上看教育改革。国际上,西方敌对势力一刻也没有停止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他们下功夫最大的一个领域就是妄图和我们“争夺青少年”。教育无论如何改革,都绝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这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把握的大是大非问题,不能隐晦、不可商榷、不可含糊。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正在掀起第四轮科技革命。当前,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较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顶尖科技人才不足。教育无论如何改革,都要牵住构建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这个“牛鼻子”。只有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把握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在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的重塑中把握主动、抢占先机。
教育公平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石。无论是基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还是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角度来看,都必须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无论教育如何改革,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需求都是重要方向。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才能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
建设教育强国,使命光荣,未来可期。只要我们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就一定能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
上一篇: 用磁铁和肌肉控制机械手指,能解码运动意图的假肢问世
下一篇: 最后一页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6840号-34
联系邮箱:920 891 263@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