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樊晓斋(1908-1931),字至亮,出生于西平县出山镇小于庄一个佃农家庭。幼年随祖父迁居出山王堂庙。全家以租种土地为生,家境甚是贫困。
樊晓斋7岁时进王堂庙学校读书,后毕业于西平县立“二小”(仪封)。1928年由谢华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冬,中共西平县委为了更好地开展革命斗争,利用国民党西平县党部改组之机,多方疏通,促成有国民党籍的中共党员董一唐、王尧民为候选人,董一唐当选为县党部执行委员,王尧民任秘书。樊晓斋由董一唐、王尧民二人推荐为县党部录士。从此,他以录士的公开身份作掩护,积极从事党的革命活动。同年12月,在中共西平县委的领导下,樊晓斋和董一唐倡导并组织成立全县教师联合会和中小学学生联合会,在教育界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压迫、争自由的正义斗争。
县中学校长王子经贪污教育经费,“学联会”共青团员孟新国等三人向校方提出推选学生代表参加校务会议,实行财务公开的要求。王子经以“无理取闹”为借口,宣布开除孟新国等三人的学籍,樊晓斋等人当即召开“学联”会议,以“学联”名义发表声明,揭露了王压制民主、肆意开除学生等劣迹,强迫王子经收回成命。王子经慑于压力,不得不让孟新国等三人复学。其压迫学生和贪污教育经费的行径有所收敛。1930年6月,张世哲任中共西平县委书记时,樊晓斋被吸收为县委委员,负责领导学生运动。为便于工作,经党组织批准,他应聘为西平县立第一小学任总务主任。
樊晓斋管理学校总务廉洁奉公,以“涓滴归公”“俭以养廉,勤能补拙”等格言为座右铭,严格要求自己。他平时精打细算,节约开支,把节约下来的资金经学校同意购买石板发给贫苦学生,激励其学习热情,还为学生读书会购买进步书刊,很受学生欢迎。
1930年7月,为了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培养革命骨干,樊晓斋和县委委员于四箴、董一唐等组织西平、上蔡团员和进步青年学生20余人,以举办暑期学生补习班为名,辅导他们学习瞿秋白的《莫斯科印象记》、郭沫若的《三个叛逆的女性》《女神》,蒋光慈的《少年漂泊者》《战鼓》等进步书籍,进行革命理论教育,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引导他们走向革命道路。后来这些青年学生大部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西平和上蔡革命运动的骨干力量。
1930年11月,樊晓斋根据中共西平县委关于组织武装暴动、破坏交通、扰敌后防、配合红军反围剩的部署,积极组织党员和进步学生在遂平槐树乡、西平城区等地夜间散发革命传单、张贴标语和断敌交通。某夜,他与赵枢天、于四箴、贾德言、杨百泉等一些党员老师在张世哲带领下到西平火车站南三四里处砍掉电线杆数十根,使平汉铁路线郑州至信阳段数小时不能通车。国民党西平当局一时惊恐万状,如坐针毡。
1930年12月,西平县“一小”党组织遭到国民党西平县政府的突然袭击,中共党员于四箴、赵枢天和进步教师邓孑民先后被捕。县委书记张世哲在樊晓斋家与樊晓斋一起被捕。樊晓斋为掩护张世哲脱险,临危不惧,机智地为张世哲开脱,说张世哲是自己的表哥,来西平探亲,说得入情入理,无懈可击,使敌人信以为真,遂将张世哲释放。樊晓斋被押到西平后,与于四箴、赵枢天等同关在一间牢房里。在狱中通过前来探望的党员学生袁致中、毛德林等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并秘密计划寻找时机策动越狱。
1931年1月的一个夜晚,寒风刺骨,乌云密布,伸手不见五指。他们按照原定计划,由学生袁致中、毛德林等在外接应,狱中由樊晓斋、赵枢天与看守打牌,用输钱麻痹敌人。至三更时分,于四箴以泻肚子为由巧取钥匙,打开狱门越墙出走,待樊等三人行动时,被敌人发现遭到追捕,重落囹圄。
不久,樊晓斋和赵枢天等三人被押解往开封第一监狱。1931年4月,三人英勇就义。临刑时他们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樊晓斋的英雄事迹提醒着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我们要始终秉持刚柔并济、锲而不舍的政治智慧,以高风亮节、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襟怀磊落、患难与共的宽广胸怀,在昂扬奋进中百炼成钢,在艰辛磨砺中玉汝于成,在节俭修身中浴火涅槃!(冯占华 李彬)
上一篇: 农业农村部:严格禁止给退休回乡干部职工分宅基地建房
下一篇: 最后一页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6840号-34
联系邮箱:920 891 263@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