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猪价格回暖。据搜猪网数据,我国生猪出栏均价由7月15日的13.86元/公斤上涨至8月7日的17.45元/公斤。生猪期货市场也同步上涨,8月7日,生猪LH2311合约录得0.43%涨幅,报收17500元/吨,较7月14日最低15840元/吨的价格,涨幅已超过10%。
对此,市场上底部盼涨情绪以及周期反转呼声渐高。上行猪周期是不是已经到来?一位农业首席分析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当下并没有进入新的生猪周期,最关键的因素是生猪市场产能去化仍不彻底,现在猪价上涨是由暴雨天气和二次育肥等因素引起。另一位券商分析师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目前生猪价格上涨是反弹不是周期反转。
对于未来生猪价格走势,几家主要猪企的观点不一。温氏股份表示很难准确预判,因为近几年猪价波动较大,与非瘟前相比扰动因素更多,猪周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新希望则认为未来猪价仍处于低位;牧原股份则称,预计今年下半年猪价能够达到18元/公斤至20元/公斤。
(相关资料图)
但无论生猪未来处于何种周期,猪企们不得不面对自2021年以来猪价持续低迷的事实,降本增效则成了猪企们的首选。
生猪价格未进入上行周期
目前的生猪市场仍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构成了猪价长期低迷的基础。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能繁母猪存栏为4296万头,环比下降0.21%,同比增长0.5%。但2021年8月6日,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意见》中指出,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维持4000万头将达到供需平衡。
“由此可见,当前生猪供给充裕。生猪进入上行周期的前提条件是产能降到供需平衡点以下。”上述农业首席分析师指出。
此外,目前生猪冻品库容仍居高不下,也使得市场供大于求。上海钢联农产品网监测数据显示,5月份国内重点监测企业的冻品库容率为24.55%,环比上涨1.96个百分点。虽然最近屠企冻品有出库情况,但整体而言冻品入库量大于出库量,甚至极个别企业的冻品库容率接近百分之百,目前在滚动出库和入库中,当前整体冻品入库率的趋势仍以增长为主。
为何现阶段猪价上涨?上述农业首席分析师指出,这由短期内生猪供需错配引起。一方面,近期台风带来南部、中部、东部、北方等多地暴雨,影响了猪资运输,使得局部地区生猪供应不足,带动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养殖方压栏增重、二次育肥截流部分标猪货源,导致供给端出现缺口。
“原本被截流的标猪按照正常节奏在现阶段要出栏上市,但养殖方考虑九月十月中秋、国庆两个节日对猪肉需求增多,猪价会上涨,他们进行季节性操作,从市场上买部分中大猪养殖增重,1至3个月后再将其卖出,在买入与卖出之间博取价格差。”上述农业首席分析师进一步指出。
另一位券商分析师则表示,当前猪价虽然上涨,但下跌风险也在积聚。因为,价格上涨不仅不会促使养殖户加速出栏,还会使其减缓去产能速度,并再来一波二次育肥,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抵消下半年因节假日猪肉消费好转带来的猪价上涨利好。
该券商分析师进一步指出,根据多口径了解,目前二次育肥的生猪多在115公斤以内,如果养到150公斤出栏大概需要2个月时间,如果养到170公斤出栏大概需要3个月时间,一旦这批猪出栏,现货价格或有所降温。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1年10月开始,猪价开始持续走低。2022年3月猪价达到10.06元/公斤最低点。随后触底反弹,但猪价依然在低价运行。生猪养殖产业总是期盼着新一轮的涨价周期到来。
上述农业首席分析师则表示,两个周期之间还会存在约一年半的震荡期,目前仍处于上一个猪周期的底部或震荡期,还未到下一个周期的开端。新一轮周期何时到来取决于生猪产业产能去化程度,关键在于产业在亏损中能坚持多久,当企业因生猪价低资金周转发生问题时,就不得不去掉部分产能,使得供需平衡,再使得供小于求,进而生猪价格上涨。
另一位券商分析师也指出,猪肉是人们生活的刚需,但由于近年来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需求区域稳定,达到供需平衡或供小于求的前提条件需要生产端降低产能来调节。
降本增效求生存
2021年后,面对猪价持续震荡下挫的现实,猪企们不得不放缓扩张甚至缩减规模,转向内部要效益。如今上涨猪周期迟迟不来,能在降本增效上取得多少成绩,或是猪企们能否撑过这一轮低潮的关键。
在生猪养殖成本方面,牧原股份6月份的成本为14.6元/公斤,较4月份下降0.7元/公斤,较去年同期下降超过1元/公斤。新希望和温氏股份的生猪养殖成本在2022年年底分别为16.7元/公斤和16.1元/公斤,预计在2023年底会分别降到15.5元/公斤和15.4元/公斤。其他猪企也纷纷定下了年底之前降到16元/公斤以下的目标。
其中,牧原股份在公告中称,养殖成本下降主要是主要受益于生产效率的提升和饲料成本的下降。据公告披露,牧原股份生猪全程成活率由去年同期的80%左右增长至目前的87%左右;PSY(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由去年同期的25左右增长至目前的28左右;育肥阶段料肉比由去年同期的3.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2.9以下。
在降低饲料成本方面,牧原股份指出,一方面是由于饲料原材料价格向合理区间持续回归,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根据原材料的性价比调整了饲料配方,增加了目前价格较为低廉的小麦含量,豆粕含量进一步降低至6%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傲农生物、天邦食品、大北农和天康生物等猪企纷纷下调今年的出栏目标,下调幅度从50万头至350万头不等。但是在周期性明显的猪肉行业中,产能的下降意味着边际成本的上升,即当上涨“猪周期”到来将面临产能扩张成本的上升以及市场占有率的下降的困境。因此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头部企业并未选择减产,总体行业产能下降幅度并不大。
猪企们也试图在人力成本上有所作为。在近年来猪企的“抢人大战”中,中高层带领团队整体跳槽的情况屡见不鲜,直接导致猪企人才薪资成本和培养成本迅速上升。于是,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双胞胎集团、正大股份四家行业巨头在今年6月联合发起了“互不挖人公约”,意图压低人力成本。然而在7月底,上述四家猪企因垄断被市监总局约谈,“互不挖人公约”只得不了了之。
在一系列降本增效的举措之下,今年上半年主要猪企的亏损大多有所收窄。其中,牧原股份预计亏损25.5亿元至32.5亿元,同比减亏51.37%至61.85%。新希望预计亏损27.9亿元至29.9亿元,同比减亏32.60%至27.77%。
然而,对于目前生猪养殖成本仍在16元/公斤上下的猪企们而言,刚刚踏上17元/公斤的猪价也只是勉强走出“卖一头亏一头”的亏损区间。猪肉行业想要恢复元气,除了要继续在降本增效上下功夫之外,恐怕还得等待去产能带来的上涨猪周期。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篇: 本轮特大暴雨中北京西部山区损失重大
下一篇: 最后一页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6840号-34
联系邮箱:920 891 263@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