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消费 创业 汽车 商业 房产 互联网 纵横 聚焦 快讯 热点 手机版
资讯 > 商业 >

“蛋膜上的舞者”:国产手术机器人上市获批加速 谁来挑战“达芬奇”领先地位? | 走进医博会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05-17 19:39:15

“小切口、精细化”是手术机器人给手术方案带来的直观改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月14日至17日,第8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在上海举办。今年会上,微创医疗、术锐机器人、精峰医疗、医达健康等企业纷纷携最新产品亮相,展示了全面覆盖胸腔、腹腔、盆腔领域临床应用重要复杂术式的腔镜手术机器人。

在术锐机器人展位上,术锐单孔手术机器人正在进行鹌鹑蛋剥壳“手术”。而作为国内产品管线细分度最广的微创医疗,其展位以外科、骨科等独立科室为分区,将其全线产品平铺展示,医达健康展位则重点展示IQQA-Guide智能手术导航机器人。此外,精峰医疗带来了5款前沿科技产品。

纵观各类创新成果,精准化、数字化、个性化即是这些医疗器械的临床优势,手术机器人则是这一医疗创新趋势的代表性产品。对此,术锐机器人现场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以机器人辅助的外科手术能缓解医生术中操作的疲劳感。单孔手术机器人代表微创外科未来的发展方向,真正实现惠及医患。”而精峰医疗受访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手术机器人给行业带来了创新动力。在未来,精准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将成为手术机器人赛道新的盈利增长点。在技术之上,产品临床效果能否解决传统手术痛点,实现操作的稳定性、精确性、便捷性等是重点。”

手术机器人发起精细挑战

手术机器人被称为机器人产业皇冠上的明珠,美国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处于世界手术机器人产业的领先地位。在中国,随着国家层面将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纳入了国家科技创新的优先重点领域,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上涌现出一批优秀企业。

5月14日上午,记者首先来到微创医疗展台,展区内蓝白相间的设计凸显科技感。伴随讲解员的介绍,记者了解到目前公司有三款商业化产品,分别为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蜻蜓眼、四臂腔镜手术机器人图迈、骨科手术机器人鸿鹄,分别于2021年6月、2022年1月、2022年4月获国家药监局(NMPA)颁发的上市注册证。其中,图迈为首款国产四臂腔镜手术机器人,获批应用于泌尿外科手术。鸿鹄获批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

现场讲解员告诉记者,“微创机器人集团历时八年打造的图迈腔镜机器人,是第一款由中国企业研发并获准上市的四臂腔镜手术机器人。截至目前,微创图迈在泌尿外科、胸外科、肝胆胰外科、妇科、胃肠外科等多科室不断挑战高难度术式,协助临床专家实现了众多国产手术机器人零的突破。”

在术锐机器人展区,术锐单孔手术机器人正在进行鹌鹑蛋剥壳“手术”。工程师在主控台操作手术器械,四支手术器械通过一个仅2.5厘米的小切口进入模拟腹腔,展开后一片片剥开薄薄的鹌鹑蛋壳。在几支手术器械的配合下,鹌鹑蛋蛋膜丝毫未破,充分体现了术锐机器人精细、安全、可控的操作性能。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项演示对产品操作的精准度、安全和可控性有较高的要求,这也正是外科医生开展手术时所需要的。”据悉,术锐机器人可应用于泌尿外科、妇科、儿科、普外科、胸外科等科室。

此外,在精锋医疗展区,记者再次看到“蛋膜上的机器人舞者”。较前不同的是,精峰医疗选择用视频展示机器人剥鹌鹑蛋、缝合生蛋膜、折袖珍千纸鹤等。在剥鹌鹑蛋的操作中,蛋膜厚度仅有仅有60微米,专业人员操控精锋手术机器人伸出4个灵巧的机械臂,通过观看手术区域3D影像来进行夹取、剥离等超精细、高难度动作,机械臂模拟人类的手臂,还原外科医生的手部动作,过滤人手本身的震颤,毫无破损的完成剥壳操作。

现场讲解人员告诉记者,“手术机器人替代传统手工手术是未来手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机器人手术系统具有高度精确的手术操作能力,可减少手术中的失误,提高手术成功率。另一方面,机器人手术系统能稳定地执行手术操作,消除医生手部的抖动,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此外,机器人手术系统提供高清晰度的三维视野,更有利于精确的切割和缝合,还能降低手术过程中的疲劳程度。”

随后记者一路向前又来到了医达健康展区。在现场,记者看到讲解员正在介绍IQQA-Guide智能手术导航机器人。据悉,IQQA-Guide以个性化3D全量化脏器电子地图为核心,全程三维量化影像实时定位、跟踪、引导及监控,可以辅助医生提高手术预后,从而降低手术风险。同时这一系统还可与智能云服务平台联动,支持医生进行各类胸腹部肿瘤微创介入手术。

“术前,手术医师应用IQQA智能三维全量化重建技术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分析,精准定位病灶及与周围血管、支气管段的空间关系,并制定精准手术方案。术中,通过IQQA-Guide智能手术导航机器人全程实时动态追踪显示穿刺针尖到病灶的路径、距离、角度等,全程监控定位,辅助医生有效避开重要血管,避免术后感染、出血等风险。目前,这款智能手术导航机器人已通过国家级医械创新‘绿色通道’资质及国家食药监总局NMPA认证,广泛应用于临床。”

政策助推手术机器人发展

在手术机器人产业高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政策层面的推动。近年来,国家颁布一系列法规和政策鼓励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的创新,加快医疗器械的审查和批准,从而促进我国高端医疗设备加速迈进国产替代新阶段。

2023年1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发布的《“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研制咨询服务、手术、辅助检查、辅助巡诊、重症护理急救、生命支持、康复、检验采样、消毒清洁等医疗机器人产品。

此外,对于手术机器人进口方面,《部分信息技术产品最惠国税率表》显示,从2023年1月起,即按照最惠国进口零税率执行,鼓励国外手术机器人产品和技术进入中国市场。这意味着包括达芬奇等手术机器人都将零关税,据悉,过去这些企业都在大力推动手术机器人本土化进程,此次降低关税,它们很可能会降低进口手术机器人的价格,有利于推动手术机器人的落地应用。

一位手术机器人参展商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多种大病病发率上升,对外科手术技术提出更高要求,手术机器人的特点很好满足目前中国市场需求,有助于缓解乃至解决医疗服务供需不平衡,全面提高医疗供给效率。”

记者在展会现场了解到,多位参展企业人士的看法相似。他们认为,“国内的手术机器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头部的几家企业基本完成了fast-follow的追赶。大家都拍着胸脯说,自己完成了中国的进口替代。”

记者了解到,从2021年开始,国产手术机器人上市获批速度明显加快。今年8月,工信部披露,2021年以来,超过20款国产医疗机器人注册取证,产品覆盖腹腔、骨科、神经外科、血管介入、口腔种植等多个细分领域。

而从目前的市场来看,尽管国产手术机器人企业正处于快速孵化成长的过程中,但是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技术、研发和时间成本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可喜的是,国内手术机器人行业投融资明显加快。据统计,投融资数量大幅增加,整个赛道总融资金额超过30亿元。根据全球企业增长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的预测,到2026年,我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38亿美元(约合2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4.3%。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关键词:
责任编辑:FG003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6840号-34
 

营业执照
 

联系邮箱:920 891 263@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