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公园城市论坛和第六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杨保军表示,住建部正在牵头推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进行国家层面的城市更新顶层设计,政策文件预计将于年内出台。
当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超过65%,人口加速向一二线城市以及都市圈、城市群集聚的趋势愈发明显。人口向大城市集中,体现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这个角度看,城市更新不只是“民生工程”,还是“发展工程”。
从空间尺度看,随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如今人们的需求不再仅仅是“好房子”“好小区”,对“绿色街区”的需求日益增加。
事实上,结合“双碳”目标来看,街区正是关键的减碳单元。根据联合国数据,全球城市地区的地表面积不到2%,却消耗了近80%的能源,产生了超过60%的碳排放。杨保军认为,推动城市低碳转型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低碳街区的研究具有重要实践指导价值。
据杨保军介绍,国际上,低碳建设的样板多在街区尺度,基本上控制在1-3平方公里左右,可实现能源可调节、资源可循环、交通可步行,能更好地发挥系统性减碳作用。2021年起,住建部与上海合作,在五大新城建设绿色低碳试点区,并在每个试点区各选择两个街区打造低碳示范样板。
杨保军介绍,对上海5个有能耗监测系统的街区进行碳排放计算显示,在街区层面,建筑用能维度碳排放占主导,占比在60%以上,其次是交通和废弃物维度,占比在10%左右。因此,建筑节能、绿色出行和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减碳效果会更加明显,也更有潜力可挖。
城市更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战场,也为城市减碳提供了宝贵契机。近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4部门印发《广东省建筑节能增效行动计划(2023-2025)》,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同步开展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在绿色出行方面,杨保军表示,轨交站点1公里内街区碳排为非站点周边的50%,因此,提高街区和轨道交通等慢行系统的衔接效率,能够大幅降低交通碳排。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城市更新行动,构建更加连续舒适的绿道系统,行人的通道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2公里比较合适。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14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