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图来自Canva可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3年上海车展各大车企发布新车、新配置和新战略好不热闹,“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关键词频频出现,智能化已然成为车企技术比拼的关键。
Unity中国发布最新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可为车企提供成熟、可量产落地的HMI(人机界面)创新方法论和实时3D工具,减少设计-开发-测试步骤。
斑马智行与禾多科技达成战略合作,推进“智能驾驶OS+自动驾驶AI”深度融合,探索在OS底层推进智能驾驶域和智能座舱域一体化联通,加速“舱驾一体”智能驾驶方案落地。
蔚来 NT2.0 车型搭载 PanoCinema 全景数字座舱,支持外接 Nreal AR 眼镜,并且专门定制了 AR 交互和音响联动效果,可以实现车内等效 201 英寸大屏。
吉利汽车发布吉利银河L7智能座舱——“智爱座舱”,配置“8155旗舰级座舱芯片+吉利银河专属原生智能座舱系统银河NOS”,星睿智算中心为银河L7提供云端算力支持。
毫无疑问,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已成为评判一家车企实力的重要指标。不过自动驾驶对技术要求比较高,且从开发、完善到落地需要较长的周期,而智能座舱则还未被完全定义,有很多可发挥的空间,自然而然成为车企差异化竞争焦点。
智能座舱“旺火”持续燃烧
随着技术的进步,智能化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趋势,汽车座舱也从网络化走向智能化。
传统汽车座舱的卖点是车载收音机、磁带播放器,仅有一些简单的娱乐功能,后来中控屏、车机系统成为潮流,兼具导航、娱乐等多功能,汽车座舱互联网化程度大幅增强,而今超大中控屏、液晶仪表盘、流媒体后视镜成为标配,汽车座舱设备全面走向智能化升级。
与此同时,技术进步、政策利好、资本扶持,点燃了智能座舱市场。
一来,市场需求旺盛,智能座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IHS预测,2021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空间超过400亿美金,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81亿美金。在中国市场,预计2030年智能座舱规模全球占比将从2021年20%左右上升至37%,市场规模将达到1600亿人民币。
二来,资本相继投资,为智能座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亿欧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各赛道投融资金额及事件数量中,智能座舱领域投融资金额达26.8亿元,略高于智能驾驶领域的22.5亿元。
三来,用户对汽车座舱智能化、科技感和舒适度提出高要求,为智能座舱发展指引方向。语音助手、车载大屏、360环视、辅助泊车……虽然汽车座舱功能越来越多,但离用户想象中“智能的移动空间”的终极形态还有很大差距,汽车相关从业者还在为之而努力。
四来,智能座舱成为车企的核心竞争点之一,车企巨头激烈博弈侧面推动智能座舱产业的发展。新能源车企、科技企业、传统车企提出新智能座舱概念,推出智能座舱新产品,它们的明争暗斗在无形中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可以预计,在多重利好因素影响下,智能座舱行业将获得新的突破与发展,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
同台竞技,战火连绵
不同企业优势不同,各方积极固根基、补短板、提能力,试图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上海车展上,Unity中国、宝马、蔚来、吉利就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展开明争暗斗,揭示了智能座舱行业竞争的严峻形势。
以理想、小鹏、蔚来等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大规模投资自研智能座舱相关技术,不断推出装备了智能座舱的新产品。例如:理想L9的五屏互联、TOF立体3D摄像头还有手势、语音交互;小鹏G9的5D沉浸体验、3D UI人机交互和语音助手小P;蔚来ES8的全景数字座舱,可实现PanoCinema 3DoF影院、数字座舱多人观影、AR眼镜……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关键的两条路线:一是电动化,二是智能化。对小鹏、理想、蔚来等造车新势力来说,汽车智能化是发展大势,而智能座舱是不容忽视的汽车智能化升级的关键,为此造车新势力斥巨资自研以及联手游戏引擎和实时三维开发平台Unity,打造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的座舱体验。
据了解,Unity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已被广泛应用于以蔚来、小鹏、理想为代表的16家造车新势力,包括小鹏P7、G9、理想L7、L8、L9、蔚来ET7、ES7、ET等在内的量产车型,都搭载了Unity实时3D技术。
以腾讯、华为、百度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大厂,从内容、场景、服务等层面布局智能座舱领域,基于自身资源和技术优势,打造全新的智能驾驶体验。
腾讯的TAI4.0智慧座舱解决方案有两个亮点,一是高精地图、ADAS地图、标准地图数据同源的“腾讯智驾地图”,满足了人们对车载地图的需求;二是功能丰富的车载版微信,车机导航、全民K歌、腾讯会议、3D城市探索等功能,增强了人与车的连接。
华为基于麒麟芯片和鸿蒙操作系统,打通人、车、家全场景,实现了更深程度的互联,拔高了智能座舱的连接价值。据了解,华为鸿蒙智能座舱可以连接手机,也可以控制智能家居产品,意味着这些终端硬件的计算能力、通信能力、定位导航能力实现了深度融合,用户可体验流畅、智慧的驾驶服务。
百度和华为一样注重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创新,基于自身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的深厚积累不断升级智能座舱产品,优化智能驾驶体验。
据了解,百度Apollo拥有小度车载OS、小度语音SDK,其中小度车载OS为整包方案,能快速搭载量产。车企可以通过小度语音SDK定义并实现领先的智舱体验,并且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也已经开启邀请测试。
相对而言,造车新势力具有完善的汽车研发、生产、供应链体系,而互联网公司拥有广泛的应用生态和人工智能技术及强大的算力,在探索智能座舱的路上,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当然它们以智能座舱为切入点,争夺下一代汽车生态话语权的路上,不只有劲敌还有行业性痛点需要攻克。
行业痛点与难点
造车新势力、科技企业大规模布局智能座舱之时,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同质化现象。就当前而言,AI语音、AI视觉、HUD技术应用屡见不鲜,远程启动、GPS导航、疲劳驾驶提示、辅助泊车等功能配置也非常常见。
可以说,智能座舱产品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安全性和智能化程度明显提升但智能化水平还未能满足未来智能座舱发展趋势需求,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智能座舱厂商技术差不多处于统一水平。
想要成熟运用智能技术,掌握多模态、多场景的交互设计,创造一个“万物互联”移动空间,仍需要解决多个行业痛点和技术难点。
首先,消费者需求不断升级,对座舱产品的使用效果提出质疑,还对其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智能座舱配置越来越多、模块越来越复杂,多功能堆砌使得操作步骤复杂化,用户体验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用户体验感不强是一大痛点。
比如,智能座舱的语音交互技术在语音识别、语义理解上的不足,导致一些口音较重的用户经常需要多次复读指令才能被识别,语音功能识别准确度低、沟通存在障碍,长久以往用户产生了厌倦的情绪。
其次,实现多模态、多场景交互设计所需的数据获取难度大,而且对底层算力要求大幅度提高。众所周知,智能座舱的人机交互功能需要大量数据用以训练算法,但是车企之间、车企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数据孤岛效应明显,如何打破数字孤岛效应,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是一大难题。
再有,人机交互体验的升级伴随着座舱硬件成本提升,如何打造极具性价比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是一大考验。和传统座舱相比,智能座舱硬件和软件均实现了升级,而液晶仪表盘、大尺寸中控屏造价比机械仪表盘和传统中控屏的造价高,造车成本上升,售价自然随之提升。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据测算,在传统座舱中,单车价值量根据豪华程度不同会呈现较大差异,平均而言机械仪表盘+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单车价值量在1500元左右;而在智能座舱时代,包括中控屏、液晶仪表盘、HUD和流媒体后视镜等主要部件,单车价值量有望大幅提升至6000元以上。
总而言之,用户希望智能座舱是一个可万物互联的移动空间,能够通过识别语音、手势甚至情感等方式快速理解用户需求并提供提供智能、便捷、舒适的驾驶体验。然而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硬件设备还未达到理想状态,造车新势力、科技企业探索智能座舱领域任重道远。
竞争下半场,“卷”生态
不可否认,智能座舱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传统汽车智能化转型的必由之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各类智能座舱玩家的深耕,带动了智能座舱渗透率的提高,智能座舱成为人们购车的主要参考因素之一。
据亿欧智库调研发现,在年龄位于25-35岁的年轻人当中,有51%的人表示将座舱的智能化水平作为其购车的重要参考因素,甚至有28%的人将座舱的智能化水平视为其购车时的首要参考因素。
汽车座舱智能化大势已经不可逆,智能座舱技术、产品成熟之后,构建生态将成为下半场竞争焦点。
一方面,造车新势力牵手游戏引擎和实时三维开发平台,科技企业搭档传统汽车厂商,越来越多的企业寻求稳定合作关系,而上中下游厂家和平台的强强结合将进一步推进汽车智能化进程,最终形成稳定的智能座舱产业生态。
由此可以判断,智能座舱之争将从企业一对一变成多对多,或者团对团的生态之争。
另一方面,未来AIGC技术的成熟应用,将打开智能座舱更大的想象空间,生态之争会越来越“卷”。智能座舱产业的服务不只局限于汽车空间,它有可能和智能手机一样连接万物甚至是未来元宇宙入口,拥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和更多的商业化空间。
可以预计,未来的智能座舱市场,不只是单一企业的技术竞争,而是生态链之争,届时这些生态探索者、构建者,谁市场规模最大,谁生态更丰满,市场地位也就更稳固。
上一篇: 2023年深圳二级建造师打印准考证
下一篇: 最后一页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14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