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珮
【资料图】
作为金融船东,中资金融租赁公司的船队中不乏长达10余年租期的船舶。
某金融租赁公司在年报中披露,其融资租赁船队共有船舶32艘,平均租约期限达到9.9年,其中散货船12年、集装箱船9.3年、成品油轮5年、LNG船11.3年。
如此高投入、长周期的船舶租赁项目,航运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时该如何避险?当下的热门船型多年后如果不再是主流,船舶资产价值的巨大变化如何平衡?环保法规要求不断出现新变化,现有船舶老旧不符合要求,船舶技改方案如何制定?种种问题考验着金融租赁公司的船舶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诚然,船舶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的建立具有相当的难度,包括航运公共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税收、海关、法律等行政部门一直在向这个目标努力。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作为从业者的商业银行、金融租赁公司敏锐把握全球贸易发展趋势和航运市场周期性波动,抓住变革的时间窗口,还需要完善的船舶登记制度和监管环境、船舶资产交易流转配套政策等外部支撑。
可以说,行业景气时,航运企业普遍“顺风顺水”。行业低谷时,如何开展多元化投资,打造坚实、安全的风控与盈利模式,是航运企业实现稳健运营甚至“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
租赁业不少从业者提到,在选择和配置船舶资产时应该前瞻性地进行优化布局,在客户和项目的选择上也要增强主动性。因为,持续处在脱碳大环境下的船舶制造业,船舶价值在未来势必会发生明显的分化。
以前瞻性的视野进行“逆周期布局”是有难度的。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运价、运力、通胀、地缘政治、港口拥堵情况、造船技术升级、大宗商品价格、船舶处置方式、运营成本等。
从参与船舶租赁的各方声音来看,目前,环保要求是业内在选择和配置船舶资产时普遍提及需要首先考虑的要素。
2020年1月到2023年3月,从要求全球船舶禁止使用含硫量超过0.5%的燃料的“限硫令”,到确定船舶的碳强度指标评级,国际海事组织(IMO)多次推出环保新规。据统计,2023年生效的国际海事组织(IMO)文件有5个,均属强制性文件。近期,颇受业内关注的是今年1月1日EEXI和CII两项减碳措施的实施。有从业人士感叹,在新规背景下,高能耗船舶或降低航速或拆解退出,增加了航运市场尤其是运力端的不确定性。
本质上,航运周期是市场对运力供需的预期变化。因此,基于对环保要求以及其他复杂因素的考虑,船舶租赁要想穿越航运周期,须做到以下三点:首先,从战略全局谋划,主动求新求变,做到变在前、想在前,提前做好应对各种变化的充分准备;其次,要夯实内功,完善风险管理与危机应对体系,切实提高抵御风险和周期波动的能力;最后,顺应碳减排趋势,切实开展与低碳航运相关的工作。例如,船舶配置向以LNG、新能源为主的低碳船舶倾斜;通过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探索技术减碳的新模式;服务数字港口建设等等。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