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我省《关于全面落实“标准地”改革的通知》精神,助力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济南起步区依托绿色建设国际产业园,全面推行“标准地”方式出让,在探索设立指标、规范流程等方面已初步取得一定成果。
在起步区太平街道庙廊片区,京沪高速与东吕高速交会处,规划面积约8平方公里的济南绿色建设国际产业园呼之欲出。这是省政府为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而确定的“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之一。按照绿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理念,由济南先行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建设主体,拟打造全国“标准地”改革先进示范园区。
为全面推行“标准地”出让改革工作,起步区于去年12月成立了“标准地”供地改革工作专班。自然资源和规划处结合产业定位,编制了“标准地”工作方案,制作了绿色建筑产业园产业组团空间布局图,进一步优化了园区各功能区域综合布局。参考先进地市经验,结合起步区发展规划及实际情况,出台了绿色建设国际产业园“标准地”控制性指标(试行),针对部分行业建立了包括规划容积率、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单位能耗增加值、单位排放增加值、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比(R&D)等全套指标体系。此外,完成了从“净地”整备、区域评估、供地改革、综合验收、信用评价等一系列工作,打造了一体化、全方位的项目落地服务体系。
截至目前,园区内20条市政道路及河道绿化约1238亩已取得批复。总投资57亿元的园区市政道路与管网、科技孵化与生产服务中心等项目已开工;标准厂房项目300亩落地建设,其中,8栋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已经完成综合验收,2栋标准厂房5万平方米正在内外装施工。包括世界500强江森自控在内的企业已注册进入,并有山东欧适能新能源、山东美燃氢动力、山东方垠特种设备等多家企业已签约,预计可实现年税收近亿元。零碳智慧创新运营中心、零碳未来生活社区、智能检测产业园等一系列项目实现集中开工。
为进一步推进“标准地”供地工作在起步区全域内开展,将出台本地规范性文件,加强供后监管工作。探索推广“事前承诺+事后监管”的模式,简化审批流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体制,做好土地要素保障工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奠定坚实基础。根据具体需要,逐步完善各行业“标准地”全套指标体系,服务后期进驻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