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6.4%,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保持了“三二一”的发展态势;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9.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1.0%;高端装备制造和信息智能产业增长达到两位数,分别增长18.3%和12.9%……盘点河北上半年经济成绩单可以看出,全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正加速崛起。
鼓舞人心的数据背后,是河北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不懈努力。
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创新、开放合作中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的重要指示,加快去产能、调结构和产业转型升级,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十三五”时期,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649.2亿元增长到3826.4亿元,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坚决去产能,“去”出发展新空间。
去产能,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河北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去年9月,按照产能减量置换方式,河钢唐钢从内陆搬迁到沿海,落户乐亭经济开发区。走进新钢厂,全封闭廊道、无人化料场、无人天车仓储区、一体化生产管控系统等新设施分外吸睛。得益于新设备、新工艺的投用,今年一季度,钢厂成功开发耐候耐酸钢、核电用钢等新产品系列28个。
我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探索形成市场、法治等多维度、常态化的去产能推进机制,实现由单一量的压减向压产能、减企业、优布局多元目标体系转变。
“十三五”期间,我省突出钢铁、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焦炭、火电六大行业,超额完成去产能任务。其中,钢铁生产企业由107家减至68家,钢铁产能由峰值的3.2亿吨压减到2亿吨以内,基本实现钢铁退城目标,分流安置职工15.07万人,安置率100%。
主动调结构,“调”出发展新动能。
坚持以先进制造等实体经济为支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我省积极延伸产业链、提升创新链、稳定供应链、畅通物流链,对全省12个重点行业领域逐一梳理和明确龙头企业、上下游产品、关键供应商,重点打造1个万亿级产业链(钢铁)、2个五千亿级产业链(装备、石化)、4个三千亿级产业链(生物医药、新能源、食品、纺织服装),去年全省12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4.1%。
一系列针对性措施,推动我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取得突出成效,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势能。
“万企转型”气象万千。到去年底,全省5706家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2017年增长近一倍,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拥有率达到37%,比2017年底提高17个百分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比2017年提高6个百分点。
企业上云持续深化。“十三五”时期,全省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7个、数字化车间368个,推动1.2万余家工业企业上云,加快各类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普及应用,低成本提高两化融合水平。2018年至2020年,河北省工业云平台应用率增速居全国第二位。
工业设计“点石成金”。2018年至2020年,举办3届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累计吸引观展人数超16万人次,落实项目合作500余项,促成31项重点合作项目签约。全省工业设计机构超300家,唐山晶玉、中车唐车、长城汽车、中信开诚等4家企业的4项产品获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
加快转方式,“转”出发展高质量。
因为云计算,坝上小城张北县跟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结缘。短短几年,阿里云张北数据中心拔地而起,成为国内投入运营规模最大的云数据中心,已投运服务器30万台以上。
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以优质增量引领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形成石家庄、承德等五个大数据产业基地和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超过1万亿元,占全省GDP30%以上。
高新技术赋能的信息智能、高端装备以及引领消费升级的产品实现倍增,成为今年河北经济半年报的一大亮点。上半年,全省电子信息领域的液晶显示模组、集成电路、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0倍、117%、52.6%;高端装备领域的新能源汽车、建筑工程用机械、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9倍、3.7倍、1.4倍,呈现强劲增势;食品产业中的营养保健品产量同比增长1.7倍。
战略性新兴产业风生水起,彰显了河北高质量发展的澎湃之势。一批康复辅助器具制造企业入驻秦皇岛,一拨应急装备产业项目落户唐山,一个全球最大的冰雪装备产业基地在张家口加快建设。
向创新要动力,变创新为活力。我省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整合优化科技创新资源,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十三五”期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2%,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4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7万家。
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新征程上,“去调转”同步推进,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河北高质量发展的步伐继续铿锵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