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的冬天寒冷且漫长。这座最北部的边陲小城,是我国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城市,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月份长达8个月之久。
受超强极地冷空气影响,1月22日,黑龙江省漠河市阿木尔镇劲涛气象站实测最低温度为-53℃,刷新了漠河市最低气温的历史极值-52.3℃,刷新我国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最低气温。漠河也因极寒的温度登上各个平台的热搜榜单。
(资料图)
“气温低至-53℃,是怎样一种感受?”这引起了人们的好奇,也吸引了大批南方游客前到漠河打卡,实现关于“冷”的想象。
1月29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采访了解到,漠河当地第一时间加强供热、供水、供电、交通等民生保障工作。据漠河当地居民介绍,漠河冬季漫长寒冷,全年平均气温-5.5℃,冬季格外干冷,“出门需要勇气。”室外很冷达到-53℃,但屋里暖和的温度达到23℃左右,室内外温度相差到了76度。
▲游客在漠河体验泼水成冰。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53℃刷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低气温
受超强极地冷空气影响,从本月18日开始,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市气温持续走低,20日气温达到-50℃,这是漠河从1969年2月15日以后,54年以来再现-50℃的极寒天气。
1月22日,农历大年初一,当地再次遭遇极端低温,漠河市阿木尔镇劲涛气象站实测最低温度为-53℃,刷新中国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低气温。直到23日当地气温才会缓慢回升,截止目前,目前漠河市最低温度仍在-39℃左右。
“气温低至-53℃是怎样一种感受?”在多个短视频平台,不少网友展示了极低温度状态下的新鲜事。比如:挑起的泡面被冻住;户外摊鸡蛋,蛋清瞬间结冰;砖头拍冻梨,砖头碎两半;开门如同打开了大冰箱等。
来自黑龙江省的抖音用户卢小开曾专门做了一期视频,向网友介绍“零下50多度究竟有多冷”。他说,但凡在外面的铁器,手握超过10秒钟必定会冻伤。因为温度极低,提醒大家不要因为好奇,赤手去触碰室外的金属物品,更不能用舌头去舔铁。
▲除夕夜,自驾漠河的游客驶下道路被困。图片来源/黑龙江警方
0℃以下的月份长达8个月
漠河的冬天寒冷且漫长,年平均气温在-5.5℃,各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月份长达8个月。
冬季的漠河昼短夜长非常明显。往往在上午九十点钟才能看见太阳,下午三点又逐渐进入黑夜,白天仅六个小时,当地人称之为“黑昼”。
在漠河当地有一句俗语:“日头冒嘴(太阳刚出来),冻死小鬼”,“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据当地人介绍,今年如同往年冬季一样,入冬后街道上的行人变少,城市也变得更安静,偶尔有人走过也是双手揣在大衣兜里,步履匆匆。行人踩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匆忙走过后留下串串脚印。
漠河居民郝先生介绍:“虽然已经习惯了极端的低温天气,但今年临近春节比往年相比温度更低,确实几十年没有遇到,在室外几分钟就站不住了。”外出的居民都添加了比往常更厚的衣物,保暖衣、毛衣、帽子、围脖、手套“全副武装”,有的人甚至穿上了两套棉服,抵御严寒侵袭。
“外面都冷到‘冒白烟’了,冬季出门真的需要勇气。”郝先生介绍,“出去走一圈,眉毛、头发、睫毛上都挂满了冰霜。”
记者了解到,当地老百姓形容的这种自然现象,是由于在极寒天气下,近地气层温度很低,一般多在-40℃以下,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形成完全由冰晶组成的雾,又称冰雾。整个城市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冰雾之下。当地人把这种天气形象地称为“冷到冒白烟”。
“冒白烟”也成了高寒地区人们鉴定极端气温的一种标志。冰雾中能见度极低,十米之外不见人影,汽车大白天在冰雾中行驶要开大灯缓慢行驶。加上部分路面积雪或结冰,因此出行也变得更加困难。
当地居民告诉记者,在最冷的那几天,就连订外卖也变得困难。原本十分钟的路程,当日下单后,等候很久外卖才送达。当地一名外卖小哥告诉记者:“20日当天气温达到-50℃,冷到冒白烟,能见度低、路不好走,而订单量比以往要多,已经忙不过来了。”
“冬季我们尽量减少外出,在家‘猫冬’,出去一次会尽量多办几件事。”居民宋先生告诉记者,一方面是冷得受不了,另一方面是外出不便,在几十年不遇的寒冷冬天,汽车趴窝,行人难行。
据其介绍,汽车强启动电源成了漠河车主必备的物品,每到冬季在室外停放一夜后,第二天根本启动不了。除此之外,汽车半路趴窝也是常有的事,有的车主还需要寻求道路救援的帮助。宋先生介绍,大年三十当日,他还曾帮助朋友搭电救援。
每天早晨,交警都冒着-50℃左右的极端低温,上路疏导交通。低温的天气下,交警在外站岗执勤时间已由原来的1小时换一班,调整为每10分钟换一班。
春节期间出现交通救援的情况也有所增多。记者从当地公安机关了解到,1月21日18时,除夕夜,一名自驾游的游客就因未换雪地胎,操作不当冲到道路下。据悉,游客卞先生驾驶越野车,从上海来到北极漠河过年旅游,车辆因未换雪地胎,车辆行驶至北极镇加油站时,不慎驶入道下。经漠河市交警与消防部门的共同协作,将受困车辆成功拖出。
▲1月24日,漠河一景点停车场停满车辆。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冬天室内外温差达76度
供暖、供电是每年冬季的重中之重,与室外天寒地冻的景象不同,室内都由市政供暖,并且因为室外天气严寒,室内的暖气开得更足,走进居民家中,浓浓暖意扑面而来。
记者从漠河当地相关部门了解到,去年八月份,漠河供热部门就做好管网检修、燃煤储备和设备维护等各项供热准备,从2022年9月16日启炉预热,对全市居民开栓供暖,比计划开栓时间提前一周。当地供暖期为8个月,供暖时间从9月中旬将持续到第二年5月中旬,是全国供暖时间较早、周期较长的地区。
记者了解到,为有效应对极寒天气,漠河当地13家供热企业开足马力,增加供热流量、加大换热参数、提高供水温度。
春节期间,漠河市华鹏供热公司运行车间主任忻海麒告诉记者,“面对史上最冷春节,我们的所有锅炉火力全开,持续加大热能输出,燃煤量比平时增加了三分之一,进回水温度比平时提升了6度左右。工作人员都是24小时在岗,实时对设备运行、换热站的温度情况进行监测检查,保证供热管网安全可靠运行,做到室外温度下降,室内温度不降。”
“外面冷是真的,但是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外地人想象中困难。屋里挺暖和的,你看我们在屋里都穿着短袖,孩子在家里也只穿个小衫,一点都不冷。”漠河居民郝先生说,室内的温度计面板显示为23℃,与室外零下53℃的外温相比,温差达到了76度。
高达70℃的温差是什么概念?没有经历过的人一定想象不到。极端的天气下,不仅仅是生活上不便,对于身体更是考验。室内外温差较大,人体来不及适应大幅度温度变化,各种应激性的疾病也就找上了门来,可能会出现感冒、支气管疾病、高血压等。
郝先生介绍,当地患有风湿病、关节炎的人十分普遍。“有些室外工作者,经常夜里膝盖疼得睡不着觉。”郝先生说,患有心脑血管等疾病的老年人也不在少数,天气寒冷、年底事多劳累等种种因素让极寒地区的冬季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多发期。
讲到上述情况时,多名当地人并不认为漠河有多苦,只是陈述事实,而应对寒冷的天气已经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前往漠河的火车车厢连接处结满了冰霜。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室外大棉袄,室内穿短袖”
极低的气温环境,对当地人来讲还能适应,但对于从南方过去旅游的游客来说,室内外温差六七十度的环境,对人体应激能力是一种考验。
冬季的漠河,上午9时许太阳依然被挡在浓浓的冰雾之外,让外出的人们倍感寒冷。正是漠河这种超低温气候,吸引了大批前来“找冷”的南方游客。
记者注意到,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讨论漠河旅游的用户增多,其中小红书平台关于漠河的笔记超过5万篇。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感叹这辈子算是见识过-53℃的“极寒之地”了。还有很多网友在社交平台求助:“冬季在东北都穿什么棉鞋”。
漠河一名旅游领队王雷告诉记者,漠河的冷区别于黑龙江其他城市,今年是近二十年都罕见的冷。
据其介绍,今年来到漠河旅游的人数激增,很多南方的游客专门来漠河体验这种极致的冷。春节前本月档期就已经排满,由于接待能力有限,2月份前的包车、民宿全都订满了。
王雷提供的视频显示,大年初三,漠河北极村的一处停车场内,已停满了车辆。
“我是专门从厦门过来的,来感受漠河到底有多冷。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雪,也第一次见到睫毛结冰的场景,非常过瘾。体验了泼水成冰,感觉非常的奇妙,视频拍出来非常好看。”厦门游客小叶说,她的整个东北之行都是兴奋的。
尽管做了攻略,但极端的天气仍令小叶感到始料未及。小叶告诉记者,小时候曾在课本里读到过漠河是中国最北的地方。去年又因《漠河舞厅》这首歌对漠河愈发向往。1月17日,她乘坐飞机抵达哈尔滨后,又乘坐绿皮火车经过17个小时抵达漠河。在去往漠河的火车上,三层窗户玻璃也抵挡不了严寒,列车车厢的连接处,被一层厚厚的冰霜覆盖,就像走进了一个大冰箱一样。
小叶说:“本以为穿得够多了,但在室外站上几分钟,身上的余热就被寒气‘逼’走了,呼出的热气迅即变成一缕飘曳的白烟。”
除了穿着笨重、活动不便外,电子产品在室外被冻到关机也是多名游客的普遍遭遇。“充满了电的手机哪怕一直放在兜里,外出一会手机就出现掉电问题,在景点拍照时,也会遇到冻没电关机的情况。”小叶介绍。
“漠河商业化程度较低,来这里就是寻北打卡,体验迷人雪景。”一名来到漠河采风的摄影爱好者介绍:“第一次体验这么冷的天气,相机屏幕一度被冻到黑屏,拍摄时基本等于是盲拍,这么低的气温电池掉电也很快,需要多备几块电池。”
据其介绍,由于没有准备面罩,在室外拍摄后回到室内后,由于室内外温差导致面部皮肤发烧,有丝丝灼痛感。同行的游客中也有出现面部、耳朵出现冻伤的情况。
羽绒服、卫衣、保暖衣、三条裤子、厚袜子、高帮棉鞋、自热鞋垫,就是大多数游客在漠河期间的基本穿搭。此外,还有必备的帽子、围巾、手套等。
“这种冷真的超乎想象,但是室内很暖和,还有东北独有的火炕,终于体验了‘室外大棉袄,室内穿短袖’了。”游客小叶兴奋地说。
上游新闻记者 张莹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14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