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拱种、夏毁苗、秋啃果是野猪毁坏农作物的真实写照,对农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在我国不少省份,野猪已成为致害范围最广、造成损失最严重的野生动物。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今年2月,确定了陕西省作为首批防控野猪危害综合试点省份,截至10月31日,全省共猎捕野猪111头。实施各类补偿机制兑付和理赔229.85万元。本该在森林生活的野猪为何频繁下山,是栖息地的破坏还是没有天敌、生态变好导致种群数量迅速扩增?人类该如何应对,种群又该如何科学调控?今天我们就来科学分析分析。
天生就很强大
野猪分布在欧洲、亚洲和非洲。世界范围内野猪有8属22种,中国有1种7个亚种。中国的大兴安岭、长白山、松辽平原、黄淮平原、黄土高原以及西南地区和华南丘陵地带均有野猪分布。野猪具有惊人的繁殖力、丰富的食性、强大的适应能力。一只雌性野猪一年能繁殖两次,一胎能生4-12只小猪。小野猪一年就可发育成熟,繁衍后代。食性方面,野猪属于典型的杂食性动物,植物占据它们食物的90%,嫩叶、坚果、浆果、草叶和草根都包括在内。它们甚至也吃肉,据陕西宝鸡陇县村民反应,自家的羊就曾被野猪攻击致死并食用。食性复杂丰富使它们更容易在野外环境中存活下来。另外,无论是寒冷还是炎热,无论是山地、草原、戈壁、湿地还是灌丛、雨林,除了极其干旱的沙漠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带,野猪可以适应任何自己所能到达的各种环境。
栖息地减少、没有天敌也是诱因
野猪的危害及其防控,既是生态问题,也是社会问题。野猪数量的激增、泛滥,与人冲突的加剧,是生态系统失衡的表现,由此带来的野猪伤害人员、损害农作物,导致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严重影响,陕西省安康市裴坝村发生野猪伤人事件,导致1死1伤。陕西商洛、延安黄龙、宝鸡陇县等地野猪经常成群下山毁庄稼。野猪吃庄稼,总而言之依然是栖息地的问题。栖息地面积不够、栖息地与农田、人类社区缺乏缓冲,这些问题其实所有的野生动物都会遇到,区别只是野猪适应力更强,而其它的动物会因栖息地的不足逐渐销声匿迹。无论是国外还是其他关于野猪肇事的研究都发现,野猪主要倾向于破坏紧挨着原始栖息地的农田。2000年,中国政府颁布“三有保护动物”名录,野猪被列再其中。私自猎捕野猪成了违法行为,加上国家对非法猎捕行为的持续打击,野猪活得逍遥自在很是安逸,种群数量疯狂飙升;三,由于虎、豹、豺、狼等肉食动物种群消失或减少,导致野猪缺少天敌,种群数量过快增长。
陕西缩短禁猎期
针对人猪冲突愈演愈烈,陕西省发布通告,将野猪禁猎期缩短到2个月,由原来每年3月1日至10月31日调整为3月1日至4月30日。这意味着,每年3月、4月禁猎野猪,其余十个月可以捕猎野猪。这主要是由于野猪致害通常发生在7月和8月,所以此次调整考虑在野猪致害最严重的时段进行捕猎。此次调整禁猎期主要是为了解决地方百姓反映的问题,在野猪致害最严重的时期狩猎,防止给百姓造成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虽然禁猎期缩短,但是依旧需要科学的制定猎捕方案,合理设置猎捕数量,以维持野生种群,维持生态系统完整性。扔需要对野猪致害原因、防控措施进行探索,以科学的手段来助力种群调控,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矛盾。
制定科学防控方案
制定科学的防控方案,首先需要对当地的野猪种群数量、种群结构、分布及活动范围等情况进行调查,掌握其集中分布区域、主要危害区域和危害类型,以摸清家底。对此,2018年开始,陕西已经对境内的野猪分布及数量进行了全面的监测。根据《陕西省野猪种群数量和分布现状研究》,在陕西省有野猪分布的县(区、市)为69个,分布区面积117069km2。全省共分布有野猪128707±16718只,其中山区林区分布有128453±16712只,丘陵沟壑区分布有264±10只,平原沙漠区几乎没有分布。主要分布于林区与农耕区交错的林缘地带,其中秦岭山区、黄龙林以及关山地区分布尤为密集。对此,陕西省设立了略阳县、黄龙县、镇安县、岚皋县四个野猪危害防控试点县,制定相应的政策,对野猪危害进行防控。
在具体防控措施方面,目前国内外针对野猪危害防控措施主要分为致命性和非致命性:致命性方法主要包括射击、猎杀、投毒、诱捕、猎狗捕食、陷阱和套捕;非致命性方法主要包括设置障碍物、干扰技术、调整栖息地和生物防控措施,其他防控措施包括熏香剂、厌食剂和转移等。这些方法中的每一种在某些情况下都是有用的,但它们需要投入特定的时间和金钱,并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有效性。在陕西,主要采取致命性和非致命性相结合的手段来防控野猪。主要包括:1,使用猎犬来猎捕野猪,有些地方已经开展了猎狗捕猎,但是捕获率取决于猎狗是否训练素质,同时随着声音大小的增加,捕获的成功率也会下降;2,人工猎捕,组建并培训了专业的猎捕队伍,采用捕捉笼或猎枪进行诱捕猎捕,这一方法存在的问题是猎捕成本较高;3,部分农民试图改变野猪的观念和记忆,让其忘记吃庄稼这件事情。如果它们看到农田就像看到人类一样恐惧,那么问题就会解决。主要措施为尝试用告警灯、反光条、充电喇叭、锣鼓、刺丝网、弱电防护网、木围栏、稻草人、替代性作物(青储玉米)等多重手段来降低野猪进入农田的频次。
从长远看,还是要恢复野猪天敌动物的自然种群,才有助于从根本消除野猪局部种群过多的隐患。“适度捕猎,就是要科学全面监测野猪的种群动态,确保狩猎活动不导致野猪种群数量减少甚至消失”。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供稿
编辑:方正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14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