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进工地,51岁还在工地,一辈子在修房,一辈子在劳动。凭自己的双手挣钱,稳当!”四川达州建筑工人何川做了30年泥瓦匠,虽然工地上的日子单调而繁忙,但他总能找到生活中的“闪光点”。三年多来,他以“农民工川哥”为名在网络平台发布了1300多条短视频,凭借着“和工友一起唱歌”“农民工最简单的一顿午饭”“带上账本算算挣了多少钱”等一系列“接地气”的短视频,收获了百万粉丝。近日,他们被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栏目用长达12分15秒关注,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对生活的热爱感染了很多人。接受扬子晚报紫牛头条记者采访时,何川表示,拍摄短视频记录工地生活,是想让更多人了解建筑工人生活的变化,“拍视频让我收获了很多,跟网友互动也是件快乐的事情,我都变年轻了。”
泥瓦匠尝试新领域
用镜头记录工地生活
1970年出生于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红花村的何川是一名泥瓦匠,在网络上他有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农民工川哥”。
18岁时,何川跟着村里老师傅学了泥瓦匠手艺。“我们农村有一句话叫‘学好手艺,一辈子都有饭吃,都能挣到钱’。”20岁时,何川去了成都大工地干活,每天能挣十几元,他觉得特别满足。21岁时,亲戚喊他去挖煤炭,当下井工人,他干了一阵子又回到了工地,继续干手艺活。
何川在工地干活
2003年,何川和妻子汤文淑一起到福州打工,17年间,他在大大小小200多个工地干过活。“一个工地的活结束了,马上就会进入下一个工地,几乎没有空当,最长一次也不过休息了5天。”何川告诉记者,每天做着同样的工作,确实有一段时间很厌烦,“之前在福州,我想学做鱼丸,学会了可以开家鱼丸店,我去看了一下,太难了,实在学不会。”何川说,从那以后,就再没想过改行,“还是做老本行实在一点。”
早上6点起床,7点赶到工地干活,晚上7点下班,除去午休时间,何川一天工作超过10小时,“白天在工地干活,晚饭后上街遛弯,每天都是这样,有些枯燥。”2018年,大儿子何松林的一个提议改变了何川和妻子的生活。“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在成都做自媒体,他建议我们尝试拍一些视频展现真实的农民工生活,我一听特别感兴趣。”何川笑称自己是个爱看热闹的人,平时也爱在网上“刷”短视频,觉得特有意思,于是决定试一试。
何川告诉记者,为了拍摄视频,他专门花钱买了自拍杆和智能手机。第一个视频拍的是他去接小儿子放学,正好看到校门口有个小贩推着小车卖糯米糍粑,他顺手拍下了做糍粑的过程,一边拍他还一边用家乡话解说。视频里的何川眼神躲闪不敢看镜头,很害羞。“那个视频镜头摇摇晃晃的,效果不太好,我自己看都觉得有点好笑。”回忆起自己拍的第一条视频,何川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何川在拍摄视频
何川说,那段时间,他都是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进行拍摄,晚上再通过QQ传给在成都工作的大儿子,让他剪辑和发布。“我没读过多少书,年纪也大了,学新东西比较困难,剪辑视频只懂一点点,实在有心无力。”何川说,儿子有时也会抱怨他拍摄没有重点,太啰嗦,剪辑起来很累,对于儿子的建议,他都虚心接受并改正。
妻子反对,工友打趣,他也坚持拍摄
视频内容“接地气”
何川告诉记者,最开始,妻子汤文淑很反对他拍视频,原因是吃完午饭后,本可以休息一会儿,拍视频会耽误午休。工友也常打趣他,“天天瓜兮兮(普通话傻乎乎的意思)地拍拍拍,也不知道能折腾成啥样”。“说实话,刚开始确实有点受打击,但我既然决定了做这件事,就会坚持下去。”何川说,工友年龄基本在四五十岁左右,工地上年轻人很少,很多人不懂短视频,他一有空就会给大家普及一下,“我一直跟他们说,记录工地上的生活,是想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农民工群体,他们慢慢也理解了。”
何川和妻子一起干活
2020年春节,考虑到小儿子上初中要住校,家中母亲年事已高需要人照顾,何川和妻子回到达州老家,经熟人介绍,一边在工地打零工,一边继续拍短视频。他添置了相机、三脚架、灯光等设备,视频质量也越来越高。
记者发现,何川拍摄的内容都非常“接地气”:和工友一起吃10元12个菜任选的路边摊;工地上不是每月结账,工头预支3000元生活费后,他可以给老婆孩子点100元汉堡可乐;面对镜头吃肥肉,吃再多肉也长不胖,瘦是建筑工人的“职业病”。何川表示,很多人对建筑工人的印象还停留在很多年以前,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筑工人的午餐也有了更多选择。“在工地上干活的视频比较少,干活时拍视频被老板看到不好,我们基本都是中午休息的时候拍一下,很多网友关心我每天在工地吃得好不好,所以我拍了好多吃饭的视频。”何川解释道。
何川给网友展示农民工的午餐
不少网友好奇当下中国农民工的工资,何川专门拍摄了一期视频,公开了自己的收入。他和妻子在工地一天可粉刷80平方米的墙面,挣六七百元,除开休息日,一个月收入可达13000元左右。“有网友看到那期视频后,说也想来工地挣钱。我告诉他们,做农民工也需要技术,技法不熟练,砂浆就不会贴在墙上。”何川说,农民工挣的是辛苦钱,大家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奋斗,都能挣到钱。“建筑工人和其他劳动者没有区别,我们就是下班的时候衣服脏点儿。”何川说。
走红后依然“老老实实干活”
何川告诉记者,刚开始是自己出镜,妻子从旁协助拍摄。如今妻子也开始支持他,常常两人一起出镜,他们拍摄的一系列简单纯粹的视频展现了普通劳动者最真实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收获了百万粉丝。
3年多时间,1300多条短视频,总播放量1.3亿次。何川基本保持一天更新一条视频的频率,“有时候忙不过来会断更,但一个月起码保证有28条。工地上有什么我就拍什么,不会提前去想,因为时间有限,基本都是一遍过。”
“我的视频都是记录工地上的日常生活,不作假,不摆拍,大家看到的都是我最真实的样子,老老实实干活,踏踏实实做人,所以很多网友喜欢我。”何川告诉记者,他在B站的粉丝以学生居多,跟年轻网友互动能学到很多新知识,“前两天新学到一个网络词叫‘干饭人,干饭魂’,我讲给工友们听,他们都不懂……如果不是拍短视频,我这一辈子可能就是老老实实地在工地干活,拍视频让我收获了很多,跟网友互动也是件快乐的事情。”
10月30日晚,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栏目用长达12分15秒关注何川、汤文淑夫妇,讲述了他们拍摄短视频记录工地生活,展示城市建设者积极向上的精神,传递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这两天走在路上,好多人笑着跟我打招呼,都说川哥太棒了,上电视太帅了。”何川说,虽然在网络上小有名气,但他的生活并未受到太多影响,“还是跟以前一样,哪里有砌砖、粉刷的活儿,就到哪里去干,中午休息了就拍拍视频,晚上看看网友评论,跟大家互动一下。”
何川在网络走红后,有人提议他去直播带货,被他以“嘴巴笨,讲不好”为由拒绝了,他还是想一心一意好好拍视频。尽管已经拍了1300多条与工地有关的内容,但在何川眼里,还有很多东西可以拍,“工地上能记录的事情太多了,只要我还在干活,就会把工地生活一直坚持拍下去。”
何川的大儿子何松林告诉记者,刚开始父亲拍视频很不自信,眼神躲闪,三年多坚持下来,现在整个人变得特别自信,精气神也足,“感觉我爸像变了一个人,尤其是现在喜欢他的人越来越多,他每天都特高兴,得到认同对他来说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他也找到了精神寄托。”
紫牛新闻记者|万惠娟
编辑|张冰晶
剪辑|万惠娟
主编|陈迪晨
图片视频来源:受访者提供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14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