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大会)云南填补了亚洲象、滇金丝猴、绿孔雀3个野生动物保护标准空白
中新网昆明10月9日电 (记者 胡远航)9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集中发布亚洲象、绿孔雀、滇金丝猴3个濒危珍稀动物保护的20项地方标准,填补了这3个物种保护标准的空白。
云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资源最丰富的省份,拥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36种,占全国的55.6%,居全国之首。亚洲象在云南集中分布于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三个州市,种群数量仅为300头左右。滇金丝猴主要分布于云南省金沙江、澜沧江云岭山脉和西藏的高海拔地区,种群数量约3800只。绿孔雀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主要集中于楚雄、玉溪和普洱地区,种群数量约为555-600只。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柱介绍,此次发布的20项地方标准,包含了亚洲象保护地方标准3项、滇金丝猴保护地方标准10项及绿孔雀保护地方标准7项。
其中,《亚洲象野外救助技术规程》从管理组织和救助技术两方面入手,规范了亚洲象野外救助工作流程和要求;《亚洲象野生种群监测技术规程》明确了监测对象、监测内容,统一了监测指标;《亚洲象人工辅助育幼技术规范》针对亚洲象孕期长、亲本育幼难等关键问题,提出了一整套可借鉴的人工辅助育幼的科学方法。
《滇金丝猴救护及放归技术规程》针对伤病、弱小、离群滇金丝猴,规范了救护和放归栖息地的规范程序;《滇金丝猴种群监测技术规程》提出了滇金丝猴野外种群监测的科学方法和数据报送要求;《滇金丝猴饲养繁育技术规范》科学规范了滇金丝猴人工饲养和繁育的技术要求;《滇金丝猴运输管理规范》针对野外救护和科普展示等情况规定了运输时的动物福利保护要求;《滇金丝猴个体识别分子技术规程》提出了滇金丝猴个体数目评估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的科学方法;《滇金丝猴检疫技术规范》含产气荚膜梭菌实验室检测、毛首线虫实验室检测、隐孢子虫实验室检测、志贺杆菌实验室检测4项标准,针对易造成滇金丝猴疫病的四种病原给出了科学检测方法;《滇金丝猴肠道微生物组数据获取技术规程》针对判断种群健康状态关键指标——肠道微生物,提出了数据获取技术要求。
《纯种绿孔雀鉴定技术规程》规定了纯种绿孔雀有别于蓝孔雀的种质资源鉴定方法;《绿孔雀野外救护及放归技术规程》科学规范了伤病绿孔雀救护和放归野外的程序和要求;《绿孔雀饲养管理技术规范》提出了人工饲养绿孔雀的技术要求;《绿孔雀检疫技术规范》含禽副黏病毒实验室检测、禽流感病毒实验室检测、羽虱实验室检测、消化道线虫实验室检测4项标准,针对易造成绿孔雀疫病的四种病原规定了科学检测方法。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永平称,此次发布的20项地方标准,实现了云南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领域标准化工作“零”的突破,对加快推进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标准体系建设,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完)
下一篇: 重庆推出十大专项行动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14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