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官方宣传片拍摄现场,工作人员给93岁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田华带来了影片《白毛女》的原始胶片。《白毛女》将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百年征程·红色光影”单元重映,田华十分感慨:“电影是时间,沧海桑田,沉淀百年峥嵘岁月。”
今天,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在疫情防控更加精细的情况下,线下活动全面恢复,去年被赞誉为疫情之下如何办好电影节的“上海方案”也在探索常态化。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傅文霞话语朴素,“不求量,不求规模,把恢复后的每个板块做实、做好”。
向心力 寻找对理想信仰的共鸣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在上海展览中心忙着影视交易的陈先生,一抬头就会看到一批反映建党百年题材的优秀电影海报在这里集中展示。
庆祝建党百年这一主题贯穿本届电影节。《白毛女》《永不消逝的电波》《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英雄儿女》《南昌起义》等不同题材的影片将在“百年征程·红色光影”单元展映。“当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批优秀的红色电影,在还原历史和艺术创造上精益求精,值得我们拿出来重温。”该单元策展人石川介绍,这些电影除了正面表现领袖人物和重大战役的作品外,更多是从普通人的角度,展现历史洪流中平凡人的贡献,从老百姓的记忆深处去挖掘素材,寻找同频共振。 下转◆5版
(上接第1版)上周六一早,市民秦斐开着闹钟抢到了1981年汤晓丹导演的影片《南昌起义》的电影票。“我和父母都是党员,我很期待通过这部电影,可以和父母找到对党、对英雄人物、对理想信仰的共鸣。”
通过电影“对话”的不止几代观众。本届电影节将由上海出品的电影《1921》拉开帷幕。“当时一大代表们平均年龄只有28岁,选择青年演员演绎,既是为了还原历史,也是为了传达一种年轻昂扬的精神。”制片人任宁说,常常在监视器里看到演员呈现出“心中有信仰,眼中有光芒”的少年感与青春感。
集聚力 更多电影选择在此首映
今年,制片人藤井树除了带着电影《柳浪闻莺》角逐金爵奖,还带来一部《仙人掌日记》参加创投项目。“电影节还没开幕,洽谈时间表已经被约满了。”藤井树说,“这两年国际影坛非常艰难,但今年报名影片数量增加,数字背后能看到上影节的努力和坚韧生命力。”
“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项目创投走起!”买好了6月11日到上海的机票,青年影人王磊在朋友圈为他参加今年上影节创投项目的《木偶惊魂》《我们不能白头偕老》两部影片“吆喝”。王磊参与过多次上影节创投活动,深知这里集聚业内各方面人才,也为青年人提供成长的台阶。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和戛纳电影市场联合发起“Y计划”,配合上海扶持政策,以吸引集聚更多优秀青年电影人。
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孙向辉每年都会来上海国际电影节。“同样的片子在上海开票,和其他城市开票效果不一样,上海的观众更懂电影。”在他看来,以电影节为龙头,一批影视企业和机构在上海集聚:“每年的竞赛单元片单发布后,立刻会有发行公司去联系片方,在他们眼中,电影节是一个重要的选片渠道。”
辐射力 影视文化成果共建共享
赶在电影节开幕之前,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为电影《武汉日夜》制作出了无障碍版本。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活动部主任钟敏表示:“希望更多的人能参与电影节,感受信仰的力量。”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范围从上海中心城区辐射至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并将首次走出上海,把“一带一路”电影周展映活动推送至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五个城市。
上海国际电影节强大的辐射力,不仅在于让更多人参与和享受电影节,还在于持续保持电影节的影响力。今年上影节报名影片数量较往年有所增长,影视交易市场也完成从“线上辅助线下”到“线上线下双平台”的转变,海外展商占比超过一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海外影响力没有因为缺少“面对面”交流而减弱。
本届电影节上,泰国导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将在大师班与中国导演贾樟柯对谈。傅文霞回忆,“请大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团队的专业能力让他们感受到电影节的话语体系”。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14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