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宁夏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打通了贫困村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每年,宁夏送戏下乡惠民演出1600场以上,“清凉宁夏”广场文化演出惠及观众300多万人次,全区公共文化场馆服务群众近900万人次……
宁夏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兴盛,文化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非遗传承与保护热潮涌动,一曲曲文化之歌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文化大餐家门口享用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与方向。
时光回溯到1982年。作为“六五”计划提出“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宁夏积极响应,建立了一批市县级图书馆,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公共图书馆体系。初步形成以县文化馆为龙头、以乡镇文化站为枢纽、以农村文化室为基础的群众文化网络。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改革、开放、搞活方针的指引下,文化事业单位相继实施“以文养文”“以文补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政策。5月24日,宁夏图书馆馆长韩彬对记者说,实施“以文养文”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文化的发展。
“十五”期间,公共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宁夏各级党委、政府把基层文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新建、翻建、维修了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宣传文化中心,巩固了农村文化阵地。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丰富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强,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现代文明成果,成为时代需要。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已累计投入各类资金32.95亿元,支持宁夏建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与此同时,我区全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覆盖、全达标,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各级党委、政府始终不遗余力,积极补齐公共文化服务不到位、覆盖不全面的短板,让公共文化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中,宁夏位居西部前列,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4市被评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对弈中落棋快速、精准,招招制胜,每一步都很灵活,可进可退,不时有村民上前指点一二……每天傍晚时分,海原县甘盐池管委会盐池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便热闹起来。“以前我们没有文化娱乐场所,村民农闲季节就是打打扑克,有的甚至聚众赌博。现在一切变了样,这里已经成为大家健身娱乐、学习交流的好去处。”指着新建起来的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甘盐池管委会盐池村驻村第一书记贺党立脸上洋溢着笑容。
如今,在宁夏贫困地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如春风、似好雨,滋润着每一个“盐池村”。贫困地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达标全覆盖,打通了贫困村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让人民群众拥有了更多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目前,我区覆盖城乡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形成,率先在全国实现了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公共文化场馆实现向公众免费开放。每年送戏下乡惠民演出1600场以上,“清凉宁夏”广场文化演出每年惠及观众300多万人次,全区公共文化场馆年服务群众近900万人次。
“如今,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大餐已成常态,这正是宁夏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带来的红利。”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科技教育处负责人说。
用文艺精品奉献人民
自治区成立前后,国家抽调大批文化艺术人才支援宁夏,这些人才为宁夏文化艺术的发展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8年6月4日,50多名文艺工作者从北京来到宁夏,成为宁夏文化艺术界的骨干力量。在中央有关方面的协调和支持下,中国京剧院四团划归宁夏,组建宁夏京剧团。上海华艺、光艺和红花越剧团选派部分演员组建宁夏越剧团。在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央歌舞团、空军政治部歌舞团、铁道兵文工团和杂技团、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话剧团、全国总工会工人文工团和话剧团、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中国杂技团、天津市杂技团等文艺团体支持下,组建了宁夏歌舞团、宁夏话剧团、银川市杂技团,为宁夏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使自治区文化事业初具规模。
1964年10月27日,从北京向西开出的列车上,26张年轻的面孔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中央戏剧学院表演60班学生。作为其中一员,原宁夏话剧团团长王志洪清晰地记得,伴随着火车驶过铁轨的声音,他们高唱着“年轻人,火热的心……”,奔赴祖国的大西北。
“来到宁夏的时候,宁夏话剧团刚刚迎来6岁生日。那一年,剧团有了自己的排练厅,大家争抢着去排练剧目。按照当时的要求,休整一个月以后,我们就到农村参加劳动,体验生活。”王志洪回忆道。
只有赋予文艺创作更多的“泥土气息”,才能让文艺创作呈现出更多的生命本色。在农村参加劳动体验生活,这对王志洪后来50多年创作扎根泥土、挖掘生活的话剧作品,产生了本质的影响。
1965年夏天,由王志洪和表演60班的同学们共同创作的话剧,开始出现在银川的舞台上。话剧《金梁玉柱》《女飞行员》《豹子湾战斗》纷纷诞生,在当时的银川话剧市场引起不小轰动。
1978年改革开放后,社会逐渐发生变革,一幕幕反映时代生活的新剧,陆续登上银川舞台。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电视媒体的兴起和电影业再度繁荣,大众的兴趣也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一辆辆经过改装的“文化大篷车”开始奔驰在乡间的田野上。因为老百姓需要,在文艺创作中,王志洪等老一辈文艺工作者真正明白了什么是“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从坚守到突围,从突围到创新,在“文化大篷车”的车厢里,他们用一部部走进群众心坎里的文艺精品“赢回观众”。
1984年至今,宁夏话剧团“文化大篷车”已更新至第四代。37年来,这辆文化“大篷车”行驶百万公里,流动演出超过8000场,足迹遍及宁夏各乡镇,广大群众通过“文化大篷车”享受到了不一样的精神食粮。
以文化人,培根铸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文化大篷车”的引领下,我区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实开展文艺创作,打造了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精品力作,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2018年8月11日,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揭晓:西海固地区的“80后”女作家马金莲,以短篇小说《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摘得桂冠。在她之前,同样从西海固走出来的石舒清和郭文斌,分别荣获第二届和第四届鲁迅文学奖。
2019年6月2日,由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创作演出的秦腔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摘得第十六届“文华大奖”、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创造了近10年来我区文艺创作的新高峰。这是继2013年秦腔现代戏《花儿声声》荣获第十四届“文华大奖”、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之后,我区参选的剧目又获殊荣。
近年来,我区还陆续推出了广播剧《闽宁镇》、电视纪录片《守望家风》《萧关内外》等文艺精品。其中,《闽宁镇》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第十七届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特别奖。作家季栋梁创作的长篇小说《锦绣记》入选“中国有声”——70年70部优秀有声阅读文学作品。根据作家石舒清小说《表弟》改编的电影《红花绿叶》获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奖、印度电影节银麻雀奖。根据作家漠月的短篇小说《放羊的女人》改编的电影《白云之下》获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2019年全区广场舞大赛暨集中展演,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我和我的祖国”文化新生活全国广场舞展演示范活动,成为全国6个示范点中西部地区唯一入选省区。
上一篇: 宁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7.06%
下一篇: 宁夏银川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14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