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消费 创业 汽车 商业 房产 互联网 纵横 聚焦 快讯 热点 手机版
资讯 > 动态 >

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发展与产业变革 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布时间:2020-07-13 08:48:2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面理解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就是要通过动力变革实现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率的变革,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产出质量和效率提升的目标。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创新包括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谁抓住了科技创新的“牛鼻子”,谁就能够引领创新发展。全面创新的基础是科技创新。比如之前人们使用自行车,现在依然使用自行车,但与之前不同的是,现在使用的是共享单车。今天的自行车已经是充满了移动支付技术、卫星导航技术、二维码技术等一系列技术集于一身的自行车。过去人们需要到门店购买自行车,如今已不需要去门店购买就能便捷地使用共享单车了(共享模式),所以,技术的变革与创新引发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同理,技术变革与创新同样可以引发产品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今天的科技创新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全面创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演进,深刻改变着经济社会结构。美国的谷歌公司从移动优先转为人工智能优先、德国开发了基因的编辑技术、日本软银收购芯片技术等。目前在数字技术、生物技术、先进材料和“能源+环境”技术方面,可能影响未来发展的技术约40项,产生颠覆性影响的有十大技术,而颠覆性创新成果加快推生新的产业组织和商业模式。柯达公司曾经是世界上独霸胶片的垄断公司,技术领先同行10年,却因智能手机的出现最终破产。所以,消灭你的不一定是你的竞争对手,而可能是一个陌路人(新技术的替代者),企业要更加关注新技术,特别是颠覆性技术。

产业高质量发展依靠产业跨越式升级,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跨越式升级。第三次新技术革命之后,产业升级路径(从“劳动密集型”升级到“资本密集型”再升级到“技术密集型”)发生了变化。有的企业直接从劳动密集型升级为技术密集型;有的企业无需经过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一经设立就是技术密集型,比如苹果、英特尔等公司。跨越式升级主要依靠技术提升。产业要实现跨越式升级的前提是必须拥有自主创新的领先技术。今天的中国,一些技术已在世界前列或并列,但与世界科技强国还有一定差距。在某些领域,一些技术几乎被国外所垄断。比如电脑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占全球97%,目前,Windows10已无法被他国破译。而移动操作系统主要是安卓和苹果。美国对中兴公司、华为公司禁止出售产品事件必须引起我们的反思,即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正因为我们有着中国特色的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我们才有载人航天、高铁、北斗这些中国明片式的重大创新成果。正是因为我们鼓励企业家精神,才会有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跨越式升级发展的创新企业。实践证明,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才能更好地实现产业跨越式升级。

科技创新的核心主体是科技创新企业,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参与者是政府。那么,科技创新企业与政府的创新动力从何而来?如何增强其科技创新动力呢?

对科技创新企业而言,创新动力来自内生性动力和外生性动力。内生性动力包括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企业创新文化等。企业家创新理念和冒险精神促使企业探索新市场和寻找新机会。企业创新文化决定了企业成员是否愿意创新以及实现何种程度的创新。外生性动力包括科学技术推动力、市场竞争压力、市场需求拉力以及政府创新政策支撑力等。科学技术推动产业逐步发展,而技术创新的先行者往往引领产业的技术变革和创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企业要开发新产品或进行产品升级,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虽然市场机制直接推动企业创新,但在某些领域却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外生性动力通过诱导、唤起、驱动等方式,最终转化为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

增强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要分析企业的目标,绝大多数企业的目标是获得最大利润以促进企业长期发展和壮大。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在《全球化大转型,贸易和价值链的未来在何方》报告中指出,在产业价值链中,过去占重要位置的生产端将快速被智能生产所取代,无人工厂的诞生让人们更多涌向产业上游的创新研发端,新的趋势是上游研发端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全球化2.0正在奖励舍得投入创新和研发的企业,预测到2030年,研发所带来的收入效应将超过30%。从外生性动力来看,科技进步、竞争压力以及市场新需求迫使企业通过创新技术来拥有独特的领先技术,获得竞争优势或使得别人暂时无法与其竞争,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而科技创新“高成本、高风险”的特点,则需要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创新文化的内生性动力支持。

对政府而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政府推动科技创新的动力来自于对民族复兴的伟大追求。创新驱动发展是民族复兴国运所系。从人类经济社会历史来看,国家崛起呈现的规律是:科技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历史规则。16—17世纪,由于最早掌握航海技术,使得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行遍全球;第一次工业革命,由于蒸汽机的应用使得英国成为了世界强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由于电机和自动化的应用使得德国、美国相继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强国;第三次工业革命,由于计算机、信息化、网络的应用使得美国成为当时信息技术的引领者和主导者。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中指出,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来临。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将是指数级的发展,我国也正处于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的历史交汇期,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定要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政府是体制机制创新的主体,我国已通过一系列科技体制改革,突破了一些长期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核心问题和障碍,极大地激发了创新活力。然而,新时代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政府要围绕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进行整体布局,统筹推进,形成以科技创新企业、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为主体,金融机构、政府机构和中介机构积极参与,促进产业技术、信息、资金、人才等要素合理流动的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存在着高度的不确定性,企业为了规避风险很少主动进行技术创新。为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提高国家或区域产业竞争力,需要政府提供相关的产业政策扶持,建立和完善创新风险分担机制,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科技创新领域。除了扶持科技创新企业(特别是产业初期的科技创新企业),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调动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科研院所(包括高校和研究机构)是科学技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能够为企业不断地提供新知识和新技术。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草案)》把科技成果的处置权、收益权和使用权下放给高校以后,山东理工大学根据此修正案重新修订了本校的科研政策,明确了校企合作政策,并规定用于奖励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提高到80%(修正案规定不低于50%)。这一政策打消了科研人员的顾虑,得到了科研团队和市场方面的积极响应,已成交的技术合同近年来增长了一倍。该校毕玉遂教授研发团队研发的新型无氯氟化学发泡剂被北京一家公司以5.2亿元的价格签署了独占许可合同,预计该技术的应用将推动一个万亿级产业。按照学校规定,毕玉遂研发团队可获得4亿多元的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国家明确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中给予科技人员的现金奖励可减半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毕玉遂研发团队可少缴7000万元的个人所得税。科研成果转化收益资金也为毕玉遂研发团队进行新一轮的科技研究提供了资金保证。

总之,政府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尽量减少束缚科技创新的不利因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尊重科研人员的创新价值,真正调动科技创新企业、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随着国家各项科研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科技创新的活力也将极大增强,最终实现到2025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经济
责任编辑:FG003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14
 

营业执照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