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宣部、财政部、商务部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就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助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给出了19项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的政策举措。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些措施将有助于促使国内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快速回补,最终成为经济实现健康增长的强大动力。
政策全方位支持消费回补
面对“抓防疫”“促发展”的双重要求,《意见》从市场供给、消费升级、消费网络、消费生态、消费能力、消费环境等六个方面给出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的对策:
大力优化国内市场供给,全面提升国产商品和服务竞争力,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改善进口商品供给,进一步完善免税业政策;
重点推进文旅休闲消费提质升级,丰富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改善入境旅游与购物环境,创新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模式;
着力建设城乡融合消费网络,结合地区发展布局打造若干区域消费中心,优化城乡商业网点布局,加强消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构建“智能+”消费生态体系,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线上线下融合等新消费模式发展,鼓励使用绿色智能产品,大力发展“互联网+社会服务”消费模式;
持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促进重点群体增收激发消费潜力,稳定和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全面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强化市场秩序监管,积极推进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
“要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时,促进消费的扩容提质,意义重大。”国家发改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科学部署迎接消费者回流
“《意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切实发挥消费在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作用,抓住最具潜力的消费领域,在消费类型方面更加注重服务消费,在消费时间方面突出假日和夜间消费,在消费模式方面加快培育线上线下融合等新模式,在消费区域方面重点发动县域消费引擎,在消费群体方面着重增强中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不断完善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环境、稳定消费预期,力促广大城乡居民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该负责人说。
对于线上消费,《意见》提出加快5G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建设“智慧商店”“智慧街区”“智慧商圈”;在居民购买力问题上,《意见》提出挖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收潜力、着力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丰富和规范居民投资理财产品、稳定资本市场财产性收入预期等举措;针对消费场景建设,《意见》强调大力发展便利店、社区菜店等社区商业。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我们要看到,一方面,过去3年来,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维持在60%左右;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消费特别是服务业消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可以说,稳定消费就是稳住中国经济需求侧最重要的牵引力,《意见》的出台是十分及时且必要的。”
激发中国经济内生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消费引擎加速轰鸣有着强大的现实基础。
近日,企鹅智库发布的《全国网民消费影响调研报告》显示:疫情期间,居民线下消费需求被压制,疫情结束后消费信心有望回弹,疫情期间减少的线下消费活动将获得不同程度的回补。其中,在疫情期减少外出就餐的网民中,65.9%的网民表示疫情结束后,将会外出就餐,餐饮业在疫情结束后预计会迎来比较明显的补偿性增长。同时,购物、美容美发、电影院消费也有较大的重新消费需求。
“消费、投资、出口是宏观经济需求侧的‘三驾马车’。有效激发内生动力、帮助中国经济实现快速恢复,就必须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赵萍说,在出口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外部需求,这类需求侧的变化又难以由中国自身宏观经济政策直接应对;在投资方面,无论是5G、物联网,还是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虽然需要投资拉动,但是落脚点还在于消费的实际需求,如果投资与消费规模不匹配就会形成过剩产能,影响效益。因此,在当前背景下,及时促使国内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快速回补,显然会对中国经济带来积极作用。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蕴说,在当前疫情防控出现积极向好态势、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恢复的背景下,释放鼓励和促进消费的积极信号,能够为尽快恢复“生产—流通—消费”的社会大生产循环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也有利于培育新增长点。“供需良性循环,有助于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促进整个经济的活力。”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14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