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自媒体缺位,官媒发力舆论监督
据新榜数据显示,事发一周以来,在汽车类账号中,有521篇内容与此次奔驰车主维权事件有关。在保持活跃更新的汽车类微信公众号中,只有大约不到5%的账号关注报道或评论了此次奔驰车主维权事件。而相关文章在所有汽车号文章中的占比,更是不到2%。
值得注意的是,在500多篇文章中仅有5篇阅读数达到10w+,分别来自“赛雷”“大飙车”“宝马客”和“汽车行业关注”4个公众号。
蓝鲸通过查询发现,四个公众号有三个账号主体为个人,仅有“大飙车”隶属于“素美微尚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其中,在公众号“宝马客”的历史消息中,均是关于宝马的报道,鲜有出现与奔驰相关的报道。
除了汽车自媒体外,在汽车之家、爱卡汽车等各大汽车互联网平台中相关报道更是少之又少。以汽车之家为例,蓝鲸在文章页面搜索“奔驰维权”四字,站内仅有5条消息,其余均为站外链接。搜索“奔驰”二字更是无一条与“女车主维权”有关的信息。
从影响力来看,此次奔驰事件当属近年来规模最大的维权事件,然而带动舆论的并非专业的汽车媒体,而是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为主的一批主流媒体。深入研究行业细则的也非汽车媒体,而是以财经、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等为主的一批财经媒体。
数据显示,在此次事件的报道中,央级媒体的参与度高达75.9%,其次是财经类媒体的30%,最后为科技类媒体,参与度为23.8%。
此前,汽车媒体圈内被曝出一些不良事迹,“早餐门”中因没有预留早餐而闹得沸沸扬扬,“地毯门”中因偷剪地毯导致车商遭酒店索赔,虽是个例,但对汽车媒体的整体形象造成一定损害。
如今面对舆论监督事件时,一边是微信公众号中2%的文章占比,一边是汽车互联网平台中极少量的资讯消息,两方的数据均体现了汽车媒体在这场维权运动中的集体失声。
汽车自媒体的选择性失声,是从写软文开始的
事实上,奔驰维权事件并非汽车自媒体失声的首个案例。2018年,比亚迪深陷“罗生门”,牵扯到30多家广告公司,广告费涉及11亿,绝大多数汽车自媒体对该事件亦是避而不谈。
作为汽车自媒体,为何在企业负面上频频失声?
对汽车自媒体而言,最大的收入来源,仍是软文。为汽车品牌主做各种内容传播,从产品到品牌、从事件到点评。
如今,自媒体正朝着IP化、人格化方向发展,其定位也在不断细化,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汽车自媒体大V深受车企喜爱,广告投放比例也在逐年增多。
根据不同产品投放需求与传播概况,车企会选择不同的自媒体进行投放,利用汽车自媒体人IP的影响力,进一步降低了传播成本,增加了企业曝光。
一直以来,无论是媒体或自媒体,广告始终不可避免的营收来源。汽车自媒体的集体失声也从侧面反映出,车企近年来在互联网端的广告投放量逐年增大。
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14个主要汽车市场的广告支出总计355亿美元,其中,中国汽车广告支出在过去6年中增长了47%。
从投放领域来看,汽车行业在传统媒体的投放量逐渐缩减,以2016年至2017年媒体花费趋势来看,传统媒体中杂志、报纸、电视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杂志、报纸的广告花费下降幅度较大,分别为22.54%和24.89%,电视投放方面为5.92%。反之,网络新媒体投放量正逐年增大。
除此之外, 在汽车互联网平台亦是车企广告投放的主阵地。其中汽车之家名列广告投放数榜首。
财报显示,汽车之家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72.33亿元(10.52亿美元)较2017年度增长16.47%;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8.71亿元,同比增长43%。这是汽车之家最近连续5个年度持续快速增长。
其中,媒体业务实现收入35.08亿元,较上年增长14.43%,这是汽车之家最稳定,也是发展最快的业务。汽车媒体业务主要为广告业务,约占公司总体收入的50%。
如此看来,车企的广告投放间接或直接影响了汽车自媒体的发声,在舆论监督与生存发展的抉择上,汽车自媒体选择后者也无可厚非。
对此有观点认为,媒体也有自身的利益,有广告客户、活动合作方之类。身陷利益之中,当职业要求与商业利益相冲突时,一些媒体难免被利益所绑架,对一些新闻视而不见,对一些问题不言不语。
然而选择性“失声”,会让媒体边缘化,成为商业利益的代言人、可有可无的“传声筒”,最终在受众的鄙视和遗弃中走向衰亡。
从3月27日,王女士拿到新车后发现漏油,到4月9日爬上奔驰的引擎盖哭诉维权,再到4月16日与奔驰和解,期间已有20余天,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官媒的报道下事件仍在发酵,然而汽车自媒体的沉默还在继续。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14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