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封闭期间,小孩点燃小区地下车库的垃圾桶,幸被及时发现并未造成多大损失。有人认为小孩缺乏教育,也有人认为是居家焦虑所致。心理专家建议,在此期间父母要高质量陪伴,多多正面引导。
小孩在地库点燃垃圾桶后被及时扑灭
西安有市民家住新开门北路一小区,“12月24日晚,业主都是封闭居家,一名小孩骑自行车在地下车库玩,挨个将几个垃圾桶点燃。有居民闻到味道发现了,业主群里大家都吓坏了。”该小区业主说,事发后,物业人员赶到现场并报警,经过查看监控排查,“物业很快找到了这户业主,后来这家大人也手写了道歉信,物业一并把说明发在业主群里。”
在业主提供的监控视频中,华商报记者看到,监控显示时间为12月24日晚8时40分,地下车库停满车,垃圾桶每间隔一段距离靠墙两两摆放,一个小孩骑着自行车点燃了靠墙摆放的垃圾桶,确认火已引燃,骑着自行车滑步来到前方的另一组垃圾桶,背对摄像头弯腰趴向垃圾桶停留13秒,起身等待11秒后,小孩骑行13秒到达更远的一处垃圾桶。此时,点燃的第一个垃圾桶内冒出火苗,小孩在第三处垃圾桶旁停留25秒后从画面中消失,第一处垃圾桶内火苗熊熊燃烧,又过5秒后,一名成年男子走到起火的垃圾桶旁,用手中的布条扑打火苗,于此同时,小孩再次回到画面中骑自行车离开。男子扑救22秒,垃圾桶明火熄灭,仍有浓烟冒出。
业主提供的图片显示,随后,垃圾桶一旁地上放有灭火器,有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处理。
物业:所幸没有人员受伤 已让家长道歉赔偿
在物业发到业主群里的“关于车库生活垃圾桶人为点火事件的说明”中提到,晚间时分发生在车库的生活垃圾桶被未成年人使用打火机点着一事,通过热心业主及物业人员紧急扑救,未发生严重后果。此事性质很严重,很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影响。经过监控查询和当事小孩监护人认领,最终找到监护人。事情发生后,小区多位业主和物业向公安机关报警,公安机关了解相关问题后,与当事监护人做了沟通,要求向全体业主道歉,并赔偿损失及严格管教当事未成年人,确保不再发生。当事监护人向公安机关和物业管理处做了保证,并手写道歉信。物业管理处向广大业主提示和呼吁,关注家庭用火安全,关心孩童一举一动,严格管束未成年人。
12月25日下午,记者从事发小区物业了解到,所幸没有人员受伤。负责人说该事件24日晚已处理,因为涉及到的是未成年人,孩子的情况不便说太多,事情是当时是小孩在地库点垃圾桶,有小火星儿,旁边儿刚好有一个业主及时处理了,物业知道后就赶紧到现场查看,拿灭火器把火扑灭了。事发后也报了警,物业也让家长对垃圾桶和灭火器等进行了赔偿。“可能封闭的时间比较长,娃在家也待不住。当时也排查到这个孩子的家是哪一户了,虽然事情不大,但对其他业主还有有一定不好的影响,让父母手写了道歉信,发到群里了,目前已经处理了。”
在业主群里的手写道歉信上,地库玩火孩子的妈妈称,在群里第一时间看见消息,就联系了物业。她代表孩子十分诚恳地向各位业主表示道歉。事发后,孩子回到家,她已经第一时间批评教育孩子,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吓得不轻,哭的不停。但她还是很严肃很认真地教育了孩子。孩子说,当时只是一时贪玩,而没有想到会弄大。后来,孩子赶紧喊了物业的人员去扑火。“会严格管教孩子,在家禁足。绝对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烧坏的垃圾桶,相应的损失会造价赔偿。对不起各位,让各位受惊了。”
专家:突然改变生活方式孩子内心焦虑是正常的 家长要高质量陪伴、正面引导
12月25日,小区有业主称,小孩的做法属于恶作剧,但家长的日常教育明显缺失。也有业主认为,最近居家隔离,大人在家久了也难免产生烦躁焦虑情绪,更何况小孩,但小孩的做法须加以引导。
12月25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逍说,西安突如其来的疫情以及对小区的管控措施,让家长和孩子都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在居家的生活中,难免会产生无聊、烦躁、易怒等负面情绪。关于疫情下学生情绪的调节,有几点建议。
科学防控。每天都会有铺天盖地的疫情信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还不具备理智的分析能力,不能区分信息的来源,不能判断信息的真伪。家长要引导孩子关注官方信息,不传谣,不在孩子面前谈论未经证实的消息。
理解接纳。突然改变的生活方式,要做出及时调整,对于没有长期居家生活的孩子来说,内心的焦虑是正常的,可能会发脾气,动作大,甚至破坏家庭环境,家长要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多理解,接纳包容,正面引导。
有效沟通。家长主动找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生活中的感受和困惑,提供适当的帮助;也可以和孩子谈理想、爱好、人际关系以及对父母的期望等,从而作出适当的改变。
培养兴趣。兴趣可以丰富孩子的生活,也是孩子情绪的表达方式,有的孩子由于没时间发展兴趣爱好,在成长过程中只能中断,趁着有大量的时间,把之前的兴趣捡起来,也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亲子活动。家长和孩子共同玩亲子游戏,从活动中获的乐趣;或者一起回顾成长经历,回忆美好的童年生活,有利于提升亲子关系。
及时求助。发现孩子的不良情绪,及时疏导,如果父母无法帮助孩子,可以求助专业人员,通过网络或者电话,连接心理求助热线,专业心理咨询师给孩子提供帮助。
华商报记者 佘欣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