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老教授状告知网胜诉后论文被下架,同署名的年轻人文章也遭下架。
昨晚(10日),知网发布《说明》,就“论文维权索赔”事件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道歉,并提出将妥当处理其作品继续在知网平台传播的问题。对此,赵德馨教授回应,希望知网之后能拿出具体的整改措施,真正拿出诚意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停留于表面。
此前,赵德馨教授发现自己的百余篇文章被知网收录,却从未收到收录通知和稿费,甚至“自己下载还要花钱”。历经8年维权终于胜诉后,赵德馨教授收到了70多万元的赔偿金,但知网随即下架了其所有论文。侵权在先、“封杀”在后,这份姗姗来迟的道歉,恐怕一时还难以平息公愤。
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逐渐提高,为学术成果付费已成为社会共识。同时,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这主要是给予创作者的一种成本回馈或支持鼓励,没有道理全进了“中间商”的腰包。反观现实,读者们参考研读文献,动辄要以“页”为单位向网站方缴费,下载篇幅较长的论文更得花上十几、二十几元钱。还有不少高校、科研单位等成果产出“大户”,因“续费涨价太快”对一些网站望而却步。与之相对的是,很多原创作者根本不知道还有稿费这码事,能一次性得到一百块钱的“检索阅读卡”都称得上“幸运”。这种“吃完作者吃读者”的行径,不仅从法律上站不住脚,某种程度上也提高了知识传播的门槛,无疑是对论文收录网站创立初衷的一种辛辣讽刺。
“知网们”要改的不仅是霸道的行为方式,更有自己的运营模式。网站对知识成果进行整理、传播,赚取一定利润无可厚非。但学术工作涉及科研、教育等领域,本身就有一定公益性质,赚钱之余,思考如何让作为公共产品的知识循环起来,实现公众利益的最大化,是网站必须扛起来的社会责任。在笔者看来,当务之急就是要厘清“数据库”来源,拿出保护作者权益的姿态。特别是对论文收录、收费分成等具体问题,要与作者、期刊等方面共商出清晰可行的规则,而不是自己单方面发个“公告”就了事。
此次知网“翻车”也应成为对整个学术界的一次叩问。眼下,在很多高校、单位的考核中,凡是论文都要“见刊也见网”才算数,期刊也往往以“稿件会被知网录用”来标榜自身分量,将知网阅读量、下载量、引用率等作为评价期刊质量的重要指标。这种单一评价体系捧出了平台的垄断地位,也让专心学术的人反而成了弱势群体。从这个角度来看,彻底扭转观念,让学术成果的评价方式更为科学多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自己‘熬过的夜’‘掉过的头发’咋就成了别人的摇钱树?”这是长期以来,很多研究者的吐槽。今天,赵德馨教授坚定站出来,证明了这种买卖根本站不住脚,但个体式维权终究力量微薄。期待这能成为一个契机,倒逼更多方面行动起来、优化机制,探索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论文传播方式。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辑:唐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