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此前在马达加斯加为期两年的中医援外医疗,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医师文新对“巴西之旅”印象更深。在巴西,他们开设“中医夜大”,疫情期间,用古方为当地民众和华侨华人“云诊疗”,感悟跨国界的中医文化交流。
甘肃是中药资源大省。2019年,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在巴西圣保罗建立了中国-巴西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以推动中医药国际合作与交流。
2019年底,身为该基地一员,文新和同伴前往巴西,不久前返回中国。文新21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回忆说,巴西医师普遍对古籍记载的传统针灸技法,以及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中医知识十分感兴趣。
应当地医师的要求,“中医夜大”每周开设两次课程,很多巴西医师在课程结束后不舍离去,沉迷于针灸手法练习。
疫情发生后,基地的4名医护人员一直坚守在巴西,他们通过网络接诊,对新冠肺炎轻症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同时,他们还录制科普视频,将来自国内的防疫经验介绍给巴西民众。
现年41岁的周强是该基地主任,擅长中医推拿治疗与康复。令周强印象深刻的是,一名有发烧、咳嗽症状的华人,辗转打听到基地,并进行了线上诊疗。服用其团队调配的中成药后,症状明显减轻。此后,该患者又推荐其亲朋好友前来问诊。“得到了肯定,内心很感动。”周强说。
如今,因为疫情,培训工作不得不转移至线上,仍有很多本土民众参与并成为学员。在周强看来,“这样的交流是有必要的。”
自2013年以来,甘肃先后在白俄罗斯、法国、泰国、匈牙利、吉尔吉斯斯坦、乌克兰、马达加斯加和巴西等国家建立多个岐黄中医中心或中医学院,先后有多名中医医师赴海外进行中医文化交流和传播。
作为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中医药中心主任的秦晓光,2014年至今7年时间,他往返于两国,促使中医在大洋彼岸落地生根。他推动该中心与当地大学、孔子学院建立长期中医培训,并在当地开展拔罐、诊脉、针灸等体验活动,引起不少民众的兴趣。
“吉尔吉斯斯坦学子留学甘肃专攻中医,已是一种常态。”秦晓光说,在甘肃,常能看到“吉尔吉斯斯坦面孔”,他们的中文名分别为灵芝、白芷、白薇等中药材名称。
秦晓光认为,招聘本土医师,逐渐实现该中心运行本土化,才能更大程度帮到吉尔吉斯斯坦民众,并让中医在海外开花结果,“这个过程将会很漫长,可能需要几代医师共同努力。”(完)
上一篇: 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在广州启动
下一篇: 第40届澳门绿化周开幕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14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