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中,按照惯例,一场重要的经济工作会议将召开,为下半年经济工作定下基调。近年来在7月下旬,中央政治局均召开会议,分析研究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速达到6.3%,经济稳中有进。虽然外部环境较为严峻,全球经济趋弱,不过,国内依托于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稳健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积极就业政策全面发力。
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目前政策的核心依然是在提高宏观政策的有效性,加快各项稳增长政策的落地和实施。同时要加快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中央地方财税制度改革,营造对内资、外资一视同仁、竞争中性的营商环境。
7月24日召开的国常会要求,下一步要按照宏观政策的要求,统筹运用多种工具,推动实际利率有效下降,支持中小银行发展,降低企业特别是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要压实地方责任,防范金融风险。区域金融改革创新要服从服务于宏观政策的大局。
而自6月中旬以来,全球多国央行发生了货币政策立场的转变,普遍转向宽松。中国央行自7月15日以来累计投放1.2万亿元,密集释放流动性,市场预期央行将进一步宽松。从近期操作看,央行总体还是保持货币政策稳健的基调,松紧适度,但从中长期来看,随着美联储将大概率步入降息通道,下半年全球央行的降息潮可能会给中国央行提供更多的货币宽松空间。多位专家预计,采取利率市场化降息将成为下半年货币政策发力的路径之一。
上半年经济亮点频现
二季度GDP增速回落至6.2%,但6月份工业、投资、消费等经济指标全面回升。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50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4%,二季度增长6.2%。
虽然GDP增速略低于预期,但经济亮点频现。从具体经济指标来看,6月份,消费、投资、工业增速全面回升。从今年上半年三大需求的贡献率来看,消费的贡献率是60.1%,资本形成的贡献率是19.2%,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是20.7%。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21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其中,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78亿元,同比增长9.8%,这创造了2018年3月以来的最高增速。
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在2019年逐渐出台落地,政策在提振消费增速、促进消费升级方面的效果逐渐显现。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营商环境中心主任刘哲表示,内需是稳增长的重要支撑,汽车销售增速向好,消费呈现出企稳的迹象,但可持续性仍有待观察。
展望下半年,外部不确定性依然较高。全球PMI新订单指数(更具前瞻性)下降至2015年以来的低点,目前无论是新订单还是出口订单均处于收缩区间,资本货物进口增长依然疲软表明总需求前景疲弱,叠加全球贸易增长的进一步下滑,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速仍将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7月1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下半年来看,应该说外部环境可能还是比较复杂的,国内还有下行压力,但是经济平稳运行的基本面不会变,而且现在政策储备还有很多空间,包括国内市场在不断地壮大,从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看,都有利于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提高宏观政策有效性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各类逆周期调节政策下,上半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整体可控,延续了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目前政策的核心依然是在提高宏观政策的有效性,加快各项稳增长政策的落地和实施,并通过有针对性的政策的出台来把货币和财政资金引入实体经济。
今年以来,为了应对经济运行面临的一些外部不确定性和压力,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不断加大落实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发力。
“政策一方面已经在产生作用,另一方面,我们预计下半年这些政策的效果可能会继续显现。”毛盛勇说。
内需依然是稳增长的重要支撑,也是下半年政策的主要发力点。7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分析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就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听取意见建议。
李克强表示,要以改善民生为导向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投资增长点。提高消费品质量,增加养老、托幼、教育、健康等领域优质供给,拓展“互联网+生活服务”。聚焦短板扩大有效投资,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消除民间投资隐性障碍,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现惠民生和促发展双赢。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聚焦于几个方面,一是通过适当提高居民收入来鼓励消费,促进强大的国内市场建设;二是继续为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减税降费,释放企业发展活力;三是尽快稳定外部发展环境,营造良好稳定的心理预期。
王军还表示,下半年财政政策保持总量扩张,结构优化,适度增加政府投资,增加地方专项债的发行,货币政策保持总量稳健,结构宽松,继续加大支持民营小微企业的力度。同时要加快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中央地方财税制度改革,营造对内资、外资一视同仁、竞争中性的营商环境。
刘哲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下半年财政政策预计将以调结构为重点,更多地聚焦重点领域,出台结构性的财政政策,例如高端制造业的补贴和税收优惠,以及有针对性地出台一些激活农村消费的政策。
下半年降息预期升温
7月24日,央行并未开展逆回购操作,体现出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不过,自7月15日以来,央行累计投放1.2万亿元,密集释放流动性,市场预期央行将进一步宽松。
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自7月15日以来,央行已有5个工作日开展逆回购操作,交易总量达到了5100亿元。此外,15日,央行在等额续做当日到期的1885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的基础上,对中小银行实施增量操作,当日累计开展2000亿元MLF操作;23日,央行开展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操作2977亿元及MLF操作2000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近期操作来看,央行总体还是保持货币政策稳健的基调,松紧适度。“市场利率总体运行平稳。23日有5020亿MLF到期,央行优化对冲结构,用了2700多亿元的TMLF以及2000亿元的MLF,组合略有缩量,但结构却更加优化。”温彬称,由于TMLF利率较MLF利率低15基点(BP),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鼓励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支持力度。
全球多国央行自6月中旬以来出现货币政策立场的转变,普遍转向宽松。在此背景下,此前市场普遍预计此次TMLF利率会下调,但从结果看最终保持不变。
温彬认为,一是美联储预防性降息还需观察,二是国内通胀形势导致猪肉、水果等价格还有进一步上涨的动能,因此会进一步影响货币政策的利率调整。
不过,从中长期来看,美联储将大概率步入降息通道,下半年全球央行的降息潮可能会给中国央行提供更多的货币宽松空间。“从降息的时点来看,我们倾向是在美联储降息之后才会开启降息窗口,幅度也不会太大。我们认为,美联储今年有可能降息两到三次,降息50~75个BP。”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温彬预计,随着三季度后通胀压力缓解,叠加全球货币政策转向,我国货币政策仍有空间。“对于存款准备金率还是有降准的空间,主要还是定向降准;对于利率还是先调降政策利率,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下半年,央行还会按照经济增长和通胀趋势来判断货币政策,海外并不是一个决定货币政策的主要因素。”李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基于目前的经济增长和通胀趋势来看,货币政策应该保持一个灵活适度的状态,未来货币政策以结构性为主。比如,定向降准支持薄弱环节,推进利率市场化两轨合一轨的降息措施。
“央行会采取政策利率跟贷款基础利率(LPR)挂钩的方式,通过取消贷款基准利率、降低政策利率引导LPR降低10~15个BP。”李超称。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行长易纲也谈到了利率并轨改革的主要思路,即“存贷款利率要分开走”。易纲表示,存款基准利率仍将保留相当长的时间,以免出现存款大战;贷款利率定价机制要进一步改革,贷款基准利率淡出,由市场化报价利率来取代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参考MLF等一系列市场化利率。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14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