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消费 创业 汽车 商业 房产 互联网 纵横 聚焦 快讯 热点 手机版
资讯 > 商业 >

世界观焦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宜春实践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4-20 07:31:13

坐在自己改装的旋耕机上,3月30日一早,35岁的老黄开始翻耕稻田。


(资料图)

稻田是老黄今年流转的,总共700亩,需要在“五一”前翻耕两遍。改装的旋耕机一天翻耕50亩,按此进度,全部翻耕一遍需要十来天,两遍翻完,刚好赶得上“五一”前插完秧。

老黄是江西宜春丰城市铁路镇铁市村的种粮大户,此前一直种粮。丰城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后,机耕机收作业效率大幅提升,老黄于是下决心扩大种植规模,并以每亩地330元流转了700亩地,打算一年两季水稻、一茬油菜,正常年景,年收入有望达到一二十万元。

像老黄这样因高标准农田建成而增加种植规模的种粮大户,铁市村有4户,种植规模都在500亩以上。而铁市村并非丰城市唯一规模化种植率很高的村。

在丰城市荷湖乡康庄村高标准农田机耕道上,《金融时报》记者遇到了60岁的邹师傅。他不是本地人,但在荷湖乡流转了5000亩土地进行“稻油轮作”。康庄村有8户种粮大户,种植规模都在500亩以上。由于土地基本被流转,康庄村另一位种粮大户不得不到邻村流转了2000亩土地。

丰城是全国著名的产粮大县,也是江西省唯一一个超级产粮大县,每年生产水稻21亿斤。全市种植规模在50亩到100亩之间的种粮大户有3788户,100亩到300亩的有155户,300亩到500亩的有325户,500亩到1000亩的有152户,1000亩以上的有74户。“目前,丰城市土地流转率高达85%。”丰城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

丰城市土地流转率高,相邻的种粮大县高安市,土地流转率也不低。据高安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目前高安市种植规模在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有数千户,规模最大的种粮大户流转土地1.3万亩。

丰城市、高安市等地种粮大户因高标准农田建设而激发起的规模种植热情,正是宜春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出的硕果之一。

种植转型催生需求

宜春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始于2017年。

宜春市水田多,在全市631.2万亩耕地中,水田有502.97万亩,因此,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主要集中在水田上。

宜春市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22日,宜春市预计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451.54万亩。其中,2022年度3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全面开工,田间工程完成面积33.7万亩,总进度99.18%,预计今年3月底全面完成项目田间工程。2023年度,宜春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5.3万亩,总投资7.59亿元。其中,新建11.1万亩,改造提升14.2万亩。目前,正在进行项目勘测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工作。“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推进,好的地块、连片地块均已建完,剩下的都是碎片化、低洼地或坡耕地,施工难度大。”宜春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宜春市持续推动高标准农田“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治理,使“粮田”变“良田”,农田基础设施基本达到了“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出了累累硕果:不仅增加了耕地,通过旱改水等方式新增耕地2.32万亩;增加了产能,改造后亩均新增粮食产能100斤以上,其中,2022年宜春市粮食播种面积921.58万亩,位居江西省第二,粮食产量73.71亿斤,位居江西省第一;增加了机械化率,2022年全市水稻机耕率为98.9%、机收率为98.6%,比2016年分别提高了3.1%和7.5%,平原地区机收水平达到100%;增加了抗灾能力,改善了生产和灌溉条件,提高了农业防灾减灾能力,还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土地流转,像老黄流转的土地,非高标准农田每亩流转价180元,建成高标准农田后,涨到330元,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民流转土地每亩能增加200-300元左右收益,农业合作组织也通过规模化集约经营,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增加了收益。

人民银行宜春市中心支行副行长梅强告诉记者,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宜春市农业种植由传统化向现代化转型,由于人力成本高,规模种植、机械化作业逐步取代传统单个农户种植,规模化、产业化已成为宜春粮食生产新气象,这种转型也带来金融需求的深刻变化。

一是融资意愿增强。之前传统农户的一般资金借贷问题,基本在家庭和亲朋好友范围内就能解决,向金融机构融资意愿不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农业经营主体由于规模大、生产周期长、投入高,贷款意愿显著增强。

二是融资规模增大。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规模、专业性都远超小规模、自给半自给的传统农户,且有继续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因此产生大量融资需求,用途包括支付土地租金、购买农机和化肥等。

三是融资期限延长。一般而言,传统农户的融资需求以短期为主,而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后,种粮大户前期都需要进行农资及租金支付,而这些资金短期无法收回,资金占用时间更长,因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多以中长期贷款为主,且季度性特点更加明显。

金融机构因需而变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核心是资金,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宜春市金融机构因需而变,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全方位提供金融支持。

一是支持高标准农田前期项目勘测设计招投标和实物建设。目前,宜春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是3000元一亩,在这3000元中,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四成多,余下五成多的资金缺口通过发行专项债解决。即便如此,在实际推进中,专项债资金缺口仍需金融支持。为此,农发行宜春市分行主动服务宜春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宜春市2017-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规划,由江西省行政事业资产集团有限公司承贷,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专户,农发行根据企业提供的施工合同、监理合同、进度表和发票等支付材料,严格监管资金支付。截至目前,累计支付42.93亿元。除了农发行发挥政策性银行优势外,农商银行也发挥了拾遗补阙作用,截至2023年2月末,高安农商银行累计发放支持高标准农田改造贷款12户295万元。

二是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工程和项目。为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工程金融服务,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台阶,2023年,农行丰城支行为农发行专项债配套项目丰城市农村人居环境投资有限公司贷款2.5亿元,用于300多个病险水库加固工程,不仅改善了丰城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也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顺利推进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撑。农发行宜春市分行今年还将紧密结合辖内各地区资源禀赋特点,加大金融创新力度,采取“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生产”“高标准农田建设+一二三产融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农业园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综合整治”等项目模式,为宜春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三是支持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高标准农田只能种植粮食、蔬菜、油料等作物,因此高标准农田建成后,随着规模种植井喷式增长,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也大幅增加,一些种植大户将产业链从一产向二三产业延伸拓展,融资需求也明显增加。为适应农业规模化需求,农行宜春分行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截至2023年2月末,共支持省级以上农业化产业化龙头企业121户,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家庭农场上水平,截至2023年2月末,已支持家庭农场224户,余额3714.29万元。宜春全市农商银行针对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养大户贷款需求“短、小、急、频”的特点,大力推广“百福惠农网贷”“百福惠农易贷”等多款信贷数字风控产品,近两年来,农户客户覆盖面提升了1.57个百分点。为满足高标准农田建设多样化资金需求,进一步扩大生产,丰城农商银行推出了“百福·农机贷”,累计服务贷款客户193户,授信金额1468万元;奉新农商银行推出了“银担惠农贷”,累计服务贷款客户21户,授信3189万元;高安农商银行在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等项目的同时,还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客户精准画像,开辟“绿色通道”,并通过培育更多优势农业产业和龙头企业,带动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邮储银行高安市支行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高安市盛发粮油有限公司授信500万元,而盛发粮油正是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典型。

人民银行多策并举

宜春是传统农业大市,素有“农业上郡、赣中粮仓”之称,以占江西全省11%的耕地和12%的人口,生产了江西全省1/6左右的粮、棉、油、猪和水产,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茶、优质苎麻生产基地。

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了宜春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龙头企业等旺盛的信贷需求。巨大的需求,需要金融机构倾斜更多信贷资源,增加更多信贷投放。为指导辖区金融机构积极配合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对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产业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人民银行宜春市中心支行多策并举,多维推动。

一方面,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强化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考核,引导金融资源更多配置到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全市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均呈现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截至2023年2月末,全市支农(含扶贫)再贷款余额12.63亿元;涉农贷款2081.72亿元,同比增长11.53%,其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515.54亿元,同比增长17.42%;农村小微企业贷款478.33亿元,同比增长13.9%;农民合作社贷款1.59亿元,同比增长7.61%。

另一方面,指导辖区金融机构结合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特点,量身打造专属信贷产品,加大对农业及农村人口生产经营的融资支持力度。如,农业银行积极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贷款,2022年以来累计为高安市村集体资产运营公司发放项目贷款3.50亿元,支持该公司运作“高安市上湖蔬菜产业示范园建设项目”。铜鼓县金融机构围绕黄精产业链特点,通过支持“公司+合作社 (种植大户)+农户”的基地种植、黄精旅游、产品开发等模式,累计发放贷款6430万元,带动当地约2200人就业,人均每年增收1.2万元。靖安县金融机构大力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22年以来累计发放“民宿贷”9598.5万元,支持300多户民宿经营项目升级改造;累计发放“白茶贷”2508.89万元,助力白茶产业增加经济收入300万元。

同时,持续提升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水平。一是持续优化农村支付服务。当地深化农村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指导13家银行机构在农村地区设置了ATM、POS机及其他受理终端等基础设施;2022年乡村振兴主题卡发卡量超过12万张,较上年接近翻番。二是持续深化农村普惠金融服站建设。指导金融机构在服务站点全面创建基础上,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不断提升站点管理水平及建站质量。目前,全市已建成507个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行政村覆盖率为23.16%;2022年累计办理交易类业务213.1万笔10.14亿元。三是持续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评定,目前全市已创建信用乡镇58个、信用村485个,创评信用农户50.87万户。在江西全省率先启动金融信用示范县创评工作,2021年,樟树市、丰城市、靖安县获评全市首批金融信用示范县,今年将开展第二轮创评工作。

“高标准农田建设后,目前流转率非常高,金融支持力度也很大,但都以种植原粮为主,缺乏新业态和新模式,这个问题如何破解?”离开丰城前夕,丰城市副市长鲁毅抛给记者一个问题。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关键词:
责任编辑:FG003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所有文章、评论、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2013-2020  高陵经济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14
 

营业执照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     glxc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