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长城汽车2022年度业绩的发布,中国民营车企“三强”(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在过去一年的赚钱能力也已分出高下。
从整体来看,三家车企营业收入均超过了千亿元,其中比亚迪以4240.61亿元的营业收入领先于竞争对手;吉利汽车全年营业收入1480亿元,同比增加45.6%;长城汽车营业收入1373.4亿元,同比增长0.69%。
(资料图)
制表:每经记者段思瑶
但值得注意的是,高营业收入下,三家车企的部分财务指标,也反映出一些发展隐忧。比如,比亚迪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66.22亿元,但获得的新能源车财政补贴高达104.38亿元;吉利汽车全年营收同比增长45.6%,但归母净利润增幅有限,同比增长了8.5%。
比亚迪赚钱能力最强
若问2022年中国民营车企“三强”谁的赚钱能力最强,比亚迪排在首位。
数据显示,在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方面,比亚迪均处于领先地位,甚至比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之和还要高。与自身相比,比亚迪2022年度净利润规模超过过去五年净利润总和(约158亿元)。
比亚迪业绩的增长,主要归功于销量。2022年,比亚迪汽车累计销量约186.85万辆,同比增长152.46%,夺得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尽管比亚迪2022年在销量上击败特斯拉,但在营收和净利润层面,后者(特斯拉2022年实现营收折合人民币约5615.5亿元,净利润折合人民币约865.46亿元)仍更具优势。另外在毛利率方面,比亚迪(20.39%)也不及特斯拉(26.2%)。
相较于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在2022年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了双增长,但在销量、毛利率等财务指标上仍稍显逊色。
受原材料涨价、新能源占比提升等影响,吉利汽车整体毛利率下滑至14.1%。长城汽车毛利率虽达到19.31%,同比去年增加3.18个百分点,增幅相较于比亚迪高出了2.27个百分点,但销量却是三家中最低的,且远低于自身前两年销量。
不过,在单车毛利率方面,吉利汽车平均单车毛利上涨11.1%,为1.75万元;产品结构优化,平均单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9.6%,为10.3万元。例如,“中国星”高端系列2022年实现总体销量约25.28万辆,占吉利(含几何)品牌的比重近23%,最高月销达到3万辆,单车平均售价达15万元。
长城汽车单车平均售价则达到12.94万元,同比增长21.47%;智能化车型销量占比达到86.17%;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增至15.27%,同比上升了5个百分点。
自主“三强”研发投入高于“蔚小理”
在过去一年,三家车企在研发投入上“卷”得不可开交。其中,比亚迪最舍得花钱,累计研发投入超202.23亿元,同比增长90.31%,占营业收入的4.77%。
长城汽车次之,研发投入经费121.81亿元,用于在纯电、混动、氢能三方面的布局,占营业总收入比例达8.87%;吉利汽车在智能电动化方面研发总投入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51.2%。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张建摄(资料图)
与“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相比,三家车企在研发领域的投入不可谓不“壕”。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蔚来、理想汽车、小鹏汽车、零跑汽车研发费用分别为108.4亿元、68亿元、52亿元、14亿元。
从三家车企在财报中释放的消息来看,2023年势必还是继续“卷”的一年。在年度销量目标上,比亚迪今年内部制定的销量目标是冲击400万辆。有市场研究机构称,比亚迪今年400万的销量目标中,海外市场的比重将占10%以上。预计到2030年,比亚迪会有三分之一的销量来自于海外市场。
吉利汽车2023年全年销量目标为165万辆,将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翻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吉利汽车推出了银河系列产品,并调整吉利品牌旗下销售部门的组织架构,将分成“吉星”“几何”“银河”三大事业部,支撑吉利品牌全面向新能源转型。
此前,长城汽车已将公司2023年的业绩目标达成率由“销量不低于280万辆、净利润不低于115亿元”,更新为“2023年销量不低于160万辆、净利润不低于60亿元”。
有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利润为414亿元,同比下降42%;利润率为3.2%,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此前中汽协、乘联会均预测,今年国内汽车市场销量将实现微增长。双重背景下,三家车企想要实现上述销量、利润目标,挑战不小。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