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持续大量的资金投入。业内认为,目前气候投融资规模不断增加但仍有巨大缺口,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各方发力,挖掘市场潜力,摸索出一批有特色、可复制和可持续的气候投融资项目和模式。
由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气候投融资国际研讨会4月6-7日在北京举办。
【资料图】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编制的《2022中国气候融资报告》等7项成果在研讨会上发布。这份报告指出,全球的气候资金规模稳步增长,但仍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远未达到估计的融资需求,在气候适应领域的资金仍旧显著滞后于减缓领域。
气候投融资是指为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低碳发展目标,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和融资活动,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气候政策倡议组织(CPI)发布的《2021年全球气候投融资报告》,气候资金增速在过去几年中有所放缓。CPI指出,气候资金流量远未达到估计的需求,要到2030年实现国际商定的气候目标,实现向可持续、净零排放和有韧性的世界过渡,每年的气候融资需要增加至少590%。
气候投融资专委会副秘书长、中节能生态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总经理廖原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规模领跑世界,但绿色投资需求缺口仍然较大。根据国家气候战略中心预测,我国实现碳中和愿景总资金需求规模将达约139万亿元,年均需求约3.5万亿元,长期资金缺口在年均1.6万亿元以上。
廖原认为,气候等绿色低碳领域投融资存在较大资金缺口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绿色金融产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较为突出,一些优质的绿色项目对接不到金融资源,同时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产品匹配不到合适的项目,导致银企双方无法有效对接。
“另一方面绿色项目层面,也是与绿色低碳领域本身的运行机制有关,在当前的机制下,绿色项目普遍存在正外部性未能完全内生化,项目投资金额大、收益低、回收周期长等问题,而现有的绿色项目融资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实力普遍较弱,经营管理规范性不强,业务拓展潜力较小,同时也缺乏充足有效的担保手段,导致符合绿色业务范围、主体融资意向强、能有效落实还款来源或提供足额担保的绿色金融项目不多。”廖原说。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董事长宋鑫表示,应对气候变化需要聚集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要素资源,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从政策机制、标准体系、国际合作等多方面提升和完善。
2022年,生态环境部公布了北京市密云区等23个地方入选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气候投融资试点地方气候投融资项目入库参考标准,指导地方项目库建设。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综合处处长丁辉介绍,自去年8月第一批23个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名单公布以来,生态环境部引导试点地方搭建“政银企”信息对接平台,指导地方加强相关项目的碳核算和信息披露,鼓励试点地方加快培育气候友好型金融机构,支持试点地方强化企业和金融机构能力建设,鼓励试点地方积极开拓气候投融资国际合作。其中,国家与地方气候投融资项目库作为助力“双碳”目标,应对气候的重要手段和政策工具,成为气候投融资信息交互的必要平台,也是展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切实行动和突出贡献的重要窗口。
据丁辉透露,截至2022年底,上述23个试点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项目库的建设工作,积极探索促进资金与项目的对接,共征集或储备项目超1500个,涉及资金达2万亿元左右。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灿在研讨会上表示,建设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已有迫切的现实需求、政策基础和实践积累。下一步需要考虑地方发展需求,并结合“双碳”目标进程,动态调整项目库的筛选标准,形成一个协同推进气候投融资的政策体系,促进项目库快速有效建设。
中国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晓文也认为,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要通过深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结合,进一步完善机制和体制,通过各方协同挖掘市场活力,来摸索出一批有特色、可复制和可持续气候投融资的项目和模式。
关于下阶段如何增加和保证绿色低碳领域的投融资力度,廖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需要“政银企”各方共同发力,共同推动。只有“政银企”全面合作,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各自在绿色低碳投融资领域中扮演好自身的角色,才能推动绿色低碳投融资规模的不断壮大。
廖原表示,政府可通过完善政策指引,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法律、经济以及行政手段,对绿色产业给予支持,以多种方式对绿色低碳理念进行宣传,引导更多社会资本主动投向到绿色低碳领域。同时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采用政府与金融机构共同分担风险的方式打消金融机构的顾虑,为金融支持绿色产业“保驾护航”。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