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刘艳辉
当下,不少年轻人开始热衷给自己贴上“精神老年人”标签。
他们这样自我画像:虽然年龄较小,但兴趣爱好、消遣娱乐、生活习惯都非常像老年人。例如勤俭节约,爱攒塑料袋;注重养生,喜欢分享长寿秘籍;热爱传统文化,没事喜欢打打八段锦和太极拳……
“精神老年人”看似词不达意,甚至令人一头雾水,但无疑戳中了一批年轻人的心理。他们在快节奏中的都市生活中试图慢下来,并通过网络交流中的自嘲与调侃,达到自我开解、自我调适的目的。与躺平、佛系不同,“精神老年人”透露出一股乐观处世、长期主义的人生态度。
青年社会心态历来备受关注,在不同时代环境下有着不同的表现。如今的青年思想开放多元,“精神老年人”更多是代表一种融合传统与新潮的生活状态,而非“精神小伙”的对立面,亦不等同于暮气、消沉。对待这一新现象,不能一味求全责备,更不必大加鞭挞。
从几年前的流行语“我还是个孩子”,到今天的“精神老年人”,流行语之变折射了一代人心理上的成熟过程。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互联网原住民的新式表达,允许并尊重他们用无伤大雅的方式主动进行自我调节、寻求社会关注。正如一位学者所言,“不是强行遏制它的产生、否定它的存在,是要允许它在一定范围和程度存在,释放可能的社会冲突的潜在能量,化解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隐患”。
心理学上有一种共享现实理论,主要观点是经验感知是由交流者共同建构的,例如尽人皆知的“内卷”最开始只是一个人类学概念,在引入日常语境、用于表达个人体验的过程中,其内涵不断发生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精神老年人”话语塑造空间大、网络叙事能力强,有必要警惕相关概念从生活领域向学习、工作、思想领域延伸,从而导致原初含义发生偏移,滋生出精神懈怠、甘于现状、随波逐流等不良苗头。
青年工作自有青年工作的规律。对于“精神老年人”而言,既要同情理解,也要正面引导,同时通过加强关心关爱和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提升当代青年的思想觉悟,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志气、骨气、底气。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