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养两个孩子是有一定的经济压力,如果每个月能够有一些育儿补贴,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种帮助,我们还是挺高兴的。”已育有一子,又再次接近临产期的来自沈阳的程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一直在关注着当地有关生育支持政策的新进展。
近日,沈阳印发的《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在降低生育养育成本上,对夫妻双方共同依法生育三个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三孩每月发放5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3周岁止。
(资料图片)
今年以来,全国范围内已有多地有了关于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新进展,各类举措涉及发放产假、育儿补贴和住房保障支持等多方面,其中直接发放育儿津贴的举措尤为受到关注。
“发放育儿补贴对缓解育儿困境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支持生育的政策措施,应该是系统性的,育儿补贴仅仅是系统性支持政策的一部分,还要改善育儿环境,包括孕期、产期和婴幼儿成长期的环境支持,发展普惠性孕期、产期服务,使想生愿生孩子的家庭生得起、养得好。”四川天府健康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孟立联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虽然育儿补贴的发放对家庭生育意愿的提升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育儿方式的改革进也尤为重要。
多地发放“真金白银”
日前,沈阳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从生育、养育、教育、住房等一体考虑,围绕积极稳妥实施三孩生育政策、提高优生优育水平、保障孕产妇和儿童健康、降低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保障计划生育家庭权益等方面提出了多项支持政策。
沈阳市卫健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处处长方文斌对《实施方案》进行解读时表示,在降低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方面明确了六项支持政策,其中建立家庭育儿补贴制度将对夫妻双方共同依法生育三个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三孩每月发放5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3周岁止。
事实上,沈阳发放育儿津贴的举措并非特例,包括云南、山东济南、湖南长沙、黑龙江哈尔滨等多地曾提出将直接发放“真金白银”,且已有部分地区进入落地阶段。
根据云南省印发的《云南省生育支持项目实施方案》显示,2023年1月1日起,对符合政策条件的家庭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对符合政策条件的家庭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二孩补贴2000元、三孩补贴5000元),育儿补助(二孩、三孩0—3岁期间每人每年补助800元),对婴幼儿意外伤害险参保给予补贴(婴幼儿0—3岁期间每人每年补助50元),发放期限为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丽水市对生育第二孩、第三孩的丽水市区(含丽水开发区)户籍家庭,给予第二孩、第三孩每月 500 元的育儿补贴至 3 周岁满止,并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在充分评估论证基础上对家庭提供育儿津补贴。该举措同样自自2023年1月1日起实施。
根据黑龙江哈尔滨市印发的《哈尔滨市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按政策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家庭,每孩每月发放500元育儿补贴;按政策生育第三个子女的家庭,每月每孩发放10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子女3周岁。
对于此举的实施进展,当地卫生健康委于1月30日在政府网站的互动交流区回复,二孩以上家庭补贴将于近期形成正式文件,并组织实施,具体实施办法根据相关规定进行。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鹏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发放育儿津贴这一举措可以快速直接形成对养育家庭日常需求的补充,减少生活压力,降低养育成本。但除此之外,还应从托育服务、住房保障、医疗等配套措施上入手,以及对非本地户籍家庭给予相应公共服务支持,形成“组合拳”。
记者通过梳理各地的生育支持政策发现,除了直接发津贴,增设育儿假、延长产假、购房补贴等也是多地支持措施的发力点。
仍需多方面发力
为何近来有关支持生育的相关政策持续发力?
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出现了近61年来的首次负增长。这意味着,中国的人口增长迎来重大转折。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育龄人口少和出生率较低等人口形势日益显现。可以说,做好生育支持政策,推动配套支持措施落实落地势在必行。
王鹏表示,生育政策和人口问题是影响到未来发展的长线问题,意义重大,值得关注。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目前家庭生育意愿的持续走低是多元因素共同造成的结果,并不是能轻松解决的,仍需久久为功,持续发力。
“近年来,我国先后放开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全面三孩。这些生育政策大松绑政策固然起到一时之效,但生育形势的事实难以扭转。除此之外,许多地方出台了生育补贴政策。但是补贴尚不足以完全改变多生一孩所增加的各项成本。”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周迪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周迪认为,年轻人不愿意生育,很大程度也在于住房、教育、医疗成本的提高,因此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打消他们的生育疑虑。增强对生育家庭的住房保障措施,减轻家庭的教育负担,可能才是从根源上刺激生育的方法。
人口学者何亚福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当下低生育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女性无法兼顾职业发展和养育孩子。当代大量女性接受过高等教育并参加工作,很多职场女性无法兼顾工作与养育子女,最终导致不生育或只生育一个孩子。所以,以政策保障女性不因生育而失去职场发展的机会,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生育率。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