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车间内,产品在流水线被快速转运并自动入盒,盒数整齐后,机械臂自动打包装箱。整条生产线只需三到四名工人操作,如果设备需要调整,工人们只需要在面板设置好参数,药品生产即可有条不紊地进行。
上述这一幕,发生在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下称“白云山中一”)的三期智能化工程项目(下称“三期工程”)中,这条生产线已在去年落成并投产,是国内少有的中成药自动化生产线。
(资料图片)
生产线末端,机械臂将药品自动装箱,药品装满后将通过管线无缝运输至仓库。
今年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制造业当家,推动制造强省建设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站在发展新起点,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表示,今年广药集团推进“双效提升”计划,扎根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为生物医药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广药力量。
作为广药集团旗下“排头兵”之一、成立逾360年历史的老字号,白云山中一响应集团“双效提升”工作,三期工程落成投产,不但为白云山中一实现降本增效、绿色节能以及高质量发展,同时为实现中医药“智造”及工业4.0迈出了重要一步。
“智能工厂”让中成药生产变得高效
据悉,白云山中一三期工程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分别是药物智能包装生产线以及智能化仓库。
白云山中一生产中心总监叶彬表示,三期工程立项后,白云山中一相关团队调研后发现,中成药产业整体现代化进程仍较缓慢,装备智能化水平和自动化程度不高等。对此,该公司对设备、工艺、质量等进行攻关,最终顺利实现丸剂产品的数字化和自动化包装生产。
连续包装生产线落成并投产后,对白云山中一带来了显著的降本增效作用。例如这条新生产线生产拳头产品滋肾育胎丸、安宫牛黄丸、消渴丸等,相比旧生产线,产能提高了148%,人力成本降低74%,人均效率提高了289%。
三期工程内,工人通过可视化面板就可以掌握整条自动包装生产线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生产线还能快速切换药品的品种、规格生产,工人只要在面板上设置相应的规格参数,流水线上的模具就会自动替换调整相应规格(但包装材料需要人手更换),替换过程不超过1小时,而在其他生产线,更换生产规格就需要花至少半天时间。这使得在三期工程工作的员工戏称:“很多地方我们只要(在面板上)‘按按钮’就行了。”
三期工程自动化生产包装车间,在不需要过多人手干预的情况下,可完成包括滋肾育胎丸等产品的自动化包装生产
除连续包装生产线外,白云山中一方面还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建成智能化仓储系统,实现了从车间生产线到仓库物料流和信息流的无缝衔接,产品运输、入库和出库智能化和无人化。这使仓储运输人力成本降低约80%;同时有效杜绝人工操作引起差错、混淆的质量风险。
新型水蓄冷系统每年节约电费30%
除生产管线和智能仓储外,三期工程使用的高效大温差水蓄冷系统,使得生产厂区的用电成本实现进一步下降。
白云山中一设备工程部部长助理钟海燕介绍,三期工程的系统蓄水池容量达到了1万立方米,为广东省内规模最大;大温差高效冷水机组由两台900冷吨串联运行设计,从而达到“供水4,回水15”的大温差,“我们主机COP值(空调主机实际效能比)达到了7.0,整个系统ER(能效)达到5.5,这些数据在国内外达到领先水平”。
三期工程水蓄冷系统的方形冷却塔,据介绍这是广东省内领先的水蓄冷系统,每年可有效节约电费30%。
钟海燕表示,在“夜晚制冷”“白天蓄水”的模式下,这一水蓄冷系统的应用可有效节约电费约30%,“同时,我们建设时是投资‘大温差和小型管路’,这里也节省了33.5%的管路和管材的投资,输送配系统效能提升了30%左右”。
智能化生产为逾360年老字号注入新活力
今年初广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要突出制造业当家。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是广东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之一,整体位列全国第一方阵。世界500强的广药集团作为广东生物医药产业“链主”企业,正不断以数字化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广东生物医药产业迈向万亿营收集群。
作为广药集团旗下成员企业,白云山中一通过三期工程布局智能化生产,既为该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为这家老字号企业以及传统中医药产业注入发展新活力。
广药集团副总经理、白云山中一奇星药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春波表示,三期工程落成后,主要突出的就是生产智能化、数字化和绿色化三个方面,通过三期工程,白云山中一做到生产低碳高效、产品连续自动化生产及智能物流仓储、质量品控得到极大程度提高等。
张春波还表示,智能化生产的应用让白云山中一实现降本增效的同时,对公司及中医药行业今后实现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带来标志意义;另外,智能化生产所带来的技术积累,将在广药集团内部起到借鉴与示范的作用。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