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年来,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锂电池产业链大规模扩产的发展浪潮也随之而来,上游材料环节的产能扩张尤其凶猛。
根据相关券商研究所的不完全统计,2022年中国锂电池四大主要材料规划投资金额超5000亿元,扩产项目数量为156个,如果加上部分上市公司的跨界转型投产,金额与项目数量预计会更高。其中,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扩产项目分别约为57个、55个、11个、33个。
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装车总量达到294.6GWh,同比增长90.7%。同时,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的产销也实现了大幅增长:动力电池累计产量达545.9GWh,同比增长148.5%;动力电池累计销量达465.5GWh,同比增长150.3%。
锂电池大规模扩产的背后也伴随着价格的上涨。2022年11月份,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不断高涨,一度逼近60万元/吨。疯狂过后,价格在去年12月份至今年1月份已经呈现两个月连跌态势。截至2月17日,电池碳酸锂均价跌破45万元/吨,较去年最高点60万元/吨已有25%的跌幅。
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2月17日对外表示,碳酸锂价格今年下半年有望降至每吨35万—40万元。实质上,世界上几乎不可能存在一种长期维持超高速增长的事物,动力电池的价格“狂飙”大概率将逐渐过渡到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行业与资本市场开始表达出对于上游材料结构性产能过剩的担忧,不少锂电池股票的价格近段时间处于下行态势则是一种佐证。
回头看,有不少上市公司纷纷“链上”或加码投资锂电、动力、储能产业。主营为锂电行业的公司加码扩产,以增加规模与技术的护城河;除此之外,有不少公司则跨界投资,以期望在这个热火朝天的领域分到一杯羹。
当潮水退去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从当前的市场行情来看,锂电产业已从“皆大欢喜”转变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阶段,强者恒强。结构性的行情已然出现,锂电产业低端的相关产能出清在即,极为考验厂商的技术升级与成本控制能力。锂电产业总体行业面临过剩的警钟已经响起,当然更多的是针对低端产能的层面,先进的产能则总是面临着供不应求,保持企业高质量与先进性的发展,是永恒不变的硬道理。
对处于发展“十字路口”的锂电池行业而言,选择比努力更为重要。企业更需要聚焦动力电池、新型储能产业,大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培育高端科研人才和技能人才,持续做强做优做大。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