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近日浙江湖州一位女士发视频称,去银行存5万元现金,被要求说明资金来源,并提供收入证明,从而引发热议。记者通过采访多家银行了解到,目前浙江湖州六大国有银行存取5万元并不需要提供收入证明,但部分银行提及需要核实说明资金来源或用途,推进反洗钱工作。
(资料图片)
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为落实反洗钱工作,我国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工作近年来不断完善,但是仍需优化提升客户管理,夯实客户尽职调查基础,完善制度流程,细化执行标准等。此外为同时兼顾客户体验,应加码科技反洗钱能力。
不需收入证明
针对热议事件,记者与六大国有银行总行客服及浙江湖州地区支行确认,对方均表示办理5万元及以上存取款,需要携带身份证及银行卡,核实身份,但并不需要携带收入证明等其他证明材料。
记者了解到,为预防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央行要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的,应当核对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同时,金融机构应当保留客户身份资料,自业务关系结束当年或者一次性交易记账当年计起至少保存5年;并保留交易记录,自交易记账当年计起至少保存5年。
针对是否核实资金来源或用途问题,部分湖州地区国有银行工作人士告诉记者,办理5万元存取款,需要口头说明资金来源或者资金用途,按照央行反洗钱规定,客户应属实告知,属于正常问询。
另外,记者了解到,湖州当地存取款30万元及以上,需要客户填写大额资金存取登记表,内容同样涵盖资金来源或用途等信息。
客户尽职调查需优化
2022年1月26日,为进一步完善反洗钱监管制度,提高反洗钱工作水平,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指出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的,应当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了解并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
监管相关人士表示,制定《办法》有利于践行“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理念,提升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水平,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工作未充分体现“风险为本”理念的,需要进一步强调基于风险的客户尽职调查措施,在防范利用金融体系从事洗钱等犯罪活动的基础上,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另外,制定《办法》有利于接轨反洗钱国际标准,反洗钱国际评估认为我国需要进一步明确对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的相关要求,不断完善反洗钱监管制度。
不过,三部门在2022年2月21日发布公告称,原定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办法》因技术原因暂缓施行,相关业务按原规定办理。
某城商行法律合规部人士认为:“我国现行的反洗钱法律法规,基于客户群体属性的不同,根据客户风险程度的高低,对于客户尽职调查均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但从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工作的实践来看,目前还普遍存在客户尽职调查工作指导不够、执行不力、效果不佳、保障不足等情形。”
上述人士表示,应优化提升客户管理,夯实客户尽职调查基础,例如组织开展存量客户及客户号清理工作,制定客户号标签分类及相应管理规则,确保客户和客户号管理统一、规范、有效,并通过调查核实、系统核验等推动“一户多号”问题客户整改完善。
客户尽职调查优化的同时如何兼顾客户体验?某东北地区监管人士表示,应深化各部门间信息共享交流合作机制,通过梳理其他国家在客户尽职调查阶段综合运用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归纳共通点时能够发现协同发挥各部门信息优势的重要性,全流程、速连化、跨系统共享信息在客户准入阶段带来极大便利,从客户端提升了用户体验,另外,也从交易端加快了审批效率。
上述城商行人士提及,应持续加强技术手段运用,如健全完善RPA机器人自动查询和生成报表功能,充分发挥新技术在客户信息查询、风险监测中的作用,提高客户尽职调查工作的效率,从而提升客户体验。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