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立春时节,走进天津市宝坻区民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温室大棚,红绿相间的西红柿挂满藤蔓,圆白菜、小油菜、芹菜等绿叶菜长势喜人,采摘下来的蔬菜经过挑选、称重、装箱之后,即将被发往市场。
“现在正是设施蔬菜的产销旺季,每天有3万多斤新鲜果蔬供应京津冀地区。”民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秀霞介绍,“目前合作社有400个棚室,我们采取错峰种植、交替上市,确保一年四季蔬菜供应不脱销、不断档,源源不断地充实市民的菜篮子。”
作为天津市传统农业大区,近年来,宝坻区紧紧围绕打造京津地区特色菜篮子的目标,以设施农业、稻渔种养业为抓手,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力打造现代都市型农业升级版,提高菜篮子生产和供给能力,让更多宝坻优质农产品装进京津冀菜篮子。
从去年开始,民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不断引进新特品种,如玲珑圣女果、美早樱桃、黄水晶樱桃、蓝宝石葡萄、吊秧小西瓜、水蜜桃等温室果蔬,赢得了市场青睐,解决了蔬菜品种单一、市场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合作社积极拓宽销售渠道,除了与各大商超合作、订单种植,还采取“线下采摘+线上直播销售”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众多消费者。2022年以来,合作社仅在线上销售的新鲜果蔬就达到10万斤。
宝坻区农业农村委主任闫秀余介绍,宝坻区农业部门积极引导农民由传统种植向收益大、见效快、前景广的新兴产业发展。一方面,着眼市场需求,以民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劝宝中以示范园、新安镇韭菜基地为引领的龙头企业,大力推动传统种植转向高端果蔬种植,如口感番茄、羊肚菌、生姜、风味萝卜、草莓等新品种,并持续提高特色农产品水平。目前特色种植已发展至上千个棚室,最高亩收益可达数万元。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高端直营”“基地直供”“订单生产”“网络销售”等多渠道销售模式,实现场户“零距离对接”。
在发展新型设施农业的同时,宝坻还保留着传统种植养殖业。这些天,宝坻区八门城镇杨岗村农民邱金来开始了新一年的辛勤耕作,购买农资、检修设备、扩大种植养殖规模。“今年准备试养大河蟹,预计河蟹规格由往年的每斤6只到8只提升到每斤3只到4只,每亩效益可增加300元至400元。”邱金来说。
邱金来从事水稻种植近9年,2016年注册成立天津三缘宝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流转3000亩土地进行稻蟹立体种养。他告诉记者:“近年来,地里全部种植了‘津育粳22’等优新品种,亩均产量在1400斤左右,特别是采取了立体种养,以前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现在可以说是一地三收。”
通过实施“小站稻”振兴计划、稻渔综合种养增收计划,宝坻区以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为牵引,做优做强水稻、水产养殖等特色种养业。目前,宝坻区拥有天津市最大水稻种植面积48万亩的小站稻种植基地,稻渔立体种养面积26万亩,示范基地达到5万亩。培育出了三缘宝地、鸿腾水产等多家龙头企业,主要养殖品种涵盖家鱼、河蟹和泥鳅等,在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特色农产品更加多元化。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