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韶关探转型
韶关发展迎来新机遇。去年11月3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布《支持韶关建设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若干意见》,这是近年来广东首次专门发文支持韶关的城市建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走马韶关探转型”系列报道,通过一线深度走访,剖析韶关在老工业城市绿色转型方面探索出的新鲜经验,以及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敬请垂注。
“这一片植物高大茂密容易迷路,还要小心野兔突然蹿出。”近日,在韶关市仁化县董塘镇凡口矿的尾矿库上,凡口矿环保管理中心主管张懿达拨开近三米高的香蒲草,踏了踏厚实的土壤,“谁能想到,这以前是块寸草不生的黑灰龟裂地面。”
8年前,富含重金属和强酸性水的尾砂沉淀在库内,让这里满眼荒芜。经过旷日持久的生态修复,这里植被再次茂密,动物重新出没。
由“黑”变“绿”,一块块历史留下的生态疤痕被抚平,韶关这座老工业城市实现了成功“换装”。
得与失?
山岭上不长草
“水老虎”拦不住
“说起当年,凡口矿可是创造了广东乃至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史上的很多第一呢。”讲起当年的荣光,退休职工赖兆胜目光飘向了远方。
1956年,化工部勘探队来到韶关仁化勘探储量,发现凡口矿区铅锌资源十分丰富。两年后,沉寂的山谷热闹起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来此安营扎寨。1968年,凡口铅锌矿正式投产。其原矿品位高、储量大,主要赋存铅、锌和银矿,2009年形成日处理铅锌矿石5500吨、年产18万吨铅锌金属量的生产能力,在全国同类矿中名列前茅。
但由于早年开采认知和技术的局限,一笔笔“历史欠账”——地质环境破坏、植被消失与生态毁坏、水土流失等问题亟待解决。
“山岭不长草,处处荒窑堡,夜来静悄悄,长虫遍地跑。”口口相传的民谣描绘出当年的场景——到处是烧制硫磺后的荒废窑堡,残余的硫磺氧化后露出地表,变成了白花花的盐碱,如同虫子,周围寸草不生。
因地上河网密布、地下喀斯特溶岩地貌发育丰富而被称为“水老虎”的凡口矿,在水生态安全上也存在巨大隐患。在“肩挑手提”的年代,“水老虎”拦路不仅让矿山开采面临困难,地下水径流向矿坑后,还容易造成地面塌陷和矿井突水涌泥等地质灾害。
进与退?
一堵“地下帷幕墙”
护卫水生态安全
“就是这个生锈的管道,矿山水系生态修复从这里开始。”在董塘镇凡口国家级矿山公园的不远处,凡口矿技术中心副主任陈尚周穿行在杂草中,凭着记忆,他找到了十多年前用于注浆的管道。
凡口矿地下涌水量极大,矿床开采抽排地下水,使地面塌陷经常发生。“我们需要一段能隔水的‘墙’。”陈尚周说。2006年,经过调研论证,决定在矿区东南方向设置“地下帷幕墙”,对地下水进行封堵截流。
陈尚周介绍,注浆材料通过高压输送到管道里,再向周边渗透,如同植物的根系一般织成一张紧密的网,对地下的溶洞通道、裂隙和孔隙进行封堵。
此后,含水层地下水位逐渐恢复,地面逐渐稳定,塌陷很少发生;每年减排井下废水近700万吨,水生态安全得以保护,“水老虎”被彻底驯服。
同年,一项“黑变绿”计划启动。凡口矿研发应用“基质改良+生态浮床”技术,对尾矿库内尾砂进行综合治理。两期生态恢复工程,耗时7年投资2000多万,修复约400亩退役库区。
土壤裸露、满地碎石的景象一去不复返,如今穿梭在库区中,香蒲草、苎麻、田青、芒草长势良好,不远处还传来窸窸窣窣的动静。“那是野鸡和野兔,它们把这里当家了。”张懿达说,目前退役库区的植被可以自我繁衍更替,吸引动物聚集。
加与减?
旧矿坑变公园
绿色矿业蹄疾步稳
去除了生态隐患,恢复了生态系统,凡口矿继续做起生态的加法。
“这里原来是一个露天采矿场,一层一层挖下去有快20米深。”赖兆胜指着直径约200米的矿坑遗址说。
从废石堆积、满目疮痍的露天旧矿坑,到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步道环绕的新公园,用了整整4年。2015年底,凡口国家级矿山公园正式开放,这也是省内唯一在产矿山建成的国家级矿山公园。旧矿坑披了绿、铺了道,部分矿业遗迹得以存留,成为公园的工业旅游元素。凡口矿也成功入选“广东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
事实上,韶关建成了42家绿色矿山,其中9家纳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凡口矿只是其中之一。坚持“山上山下,地上地下,上游下游,左岸右岸”一体修,韶关用壮士断腕的勇气和久久为功的毅力,真正实现了从“生态疮痍”到“绿色屏障”的转变,粤北生态屏障愈加牢固。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