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朱立轩
成功举办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消博会;平均每天1.5个外资大项目落地,高技术制造业吸收外资增速保持在30%以上;RCEP正式实施,自贸区网络布局更加完善;开放平台持续扩围,为外贸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今天的中国,已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中国出口对世界出口的贡献度稳居首位。
【资料图】
2022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金融的有效助力下,我国不断开创开放新局面,涉外经济展现出澎湃活力与光明前景,成为新一轮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一环。
健全体制机制:更便利
南海之滨,广州南沙自贸区推出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免于登记、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优化新型国际贸易结算等13项试点举措,支持南沙建设高水平开放门户……广东提升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成效持续显现。
西北内陆,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开展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落地实施,建立“1+1+N”跨境金融政策传导服务机制……陕西努力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过去一年,金融系统支持涉外经济的一大热词是“便利”。
2022年,为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作用,支持银行和支付机构更好服务外贸新业态发展,人民银行印发了《关于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通知》。各地金融系统积极响应,以“便利化”为题,破解了一批“老大难”。
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减账户,越来越多的制度创新在各省加速落地。外汇局福建省分局作为跨境金融服务平台首批试点分局之一,精简业务流程,提升办理效率,降低资金成本,创新产品应用,真正释放政策与科技红利。外汇局陕西省分局开展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和资本项目收支便利化试点,企业跨境结算业务单笔用时由平均2天至3天大幅缩减至15分钟内,跨境结算业务整体办理时间节约90%以上。外汇局贵州省分局印发《关于开展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的指导意见》,引导试点银行在确保交易真实、合法,符合合理性和逻辑性的基础上,为试点企业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项下相关业务实施优化单证审核、简化业务流程、下放审核权限等便利化措施。
助力平台建设:更开放
2022年世界杯召开前夕,义乌生产的足球、串旗等世界杯周边体育用品从宁波港出发,搭乘中欧班列“世界杯海运专线”,运往卡塔尔。同年12月,满载着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组件等1200万元货物的首班中欧班列(齐鲁号)南通道“跨两海”班列从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启程,于2023年1月中旬抵达斯洛文尼亚第一大港口科佩尔。
2022年以来,中欧班列开行数屡创新高:1月至11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5万余列,已超2021年全年总和,82条运行线路通达欧洲24个国家的204座城市。这不仅仅是一份成绩单,更是我国走出去的步履印记。
随着开行数量越来越多,中欧班列已经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之一,与此同时,中欧班列作为跨境金融中重要的子场景,也是金融全方位服务外贸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
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上线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中欧班列应用新场景,为中欧班列产业链企业融资增信、融资增速;支持“长安号”相关国家和地区金融机构以直接参与者或间接参与者方式接入“CIPS”,引导“长安号”相关企业在国际货运中使用人民币结算。上海市发布《本市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实施意见》,鼓励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与商业银行优先使用主题金融债等低成本资金,为通过中欧班列运输产品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在外汇局山东省分局指导下,中行山东省分行积极开展相关金融创新研究,推出“中欧班列-齐鲁号”综合服务方案,做到一点接入,服务全程。
加大助企纾困:更贴心
去年12月,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各地企业“出海抢单”的新闻便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然而,一些外贸企业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资金周转压力明显增大,传统融资币种、融资模式已无法满足外贸企业的要求。为此,各地金融系统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提振企业信心。
在政策引导下,中行山东省分行为“出海抢单”企业建立授信审批绿色通道,从源头强化授信资源保障;通过为中小出口企业提供“外贸贷”、为境外工程承包企业提供专属保函,满足各类出海企业的不同融资需求。中行浙江省分行为“出海抢单”外贸企业提供等值500亿元人民币的多币种授信支持;结合“出海抢单”小微外贸企业经营特征,围绕进口、出口、生产、用工、物流、创新等场景,提供一系列特色普惠金融融资产品……
江苏是外贸大省,外贸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长期以来处于全国前列。外贸企业的有序复工,对于江苏开放型经济至关重要。2022年,外汇局江苏省分局出台了《关于加强助企纾困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的通知》,要求通过发挥跨境金融服务平台融资作用、便利企业外汇贷款购汇偿还、扩大外债便利化等,着力缓解外贸企业融资难,支持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外贸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在内陆口岸最多的内蒙古,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支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指导意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继续加强再贷款、再贴现管理,强化精准滴灌和正向激励功能;指导边贸口岸地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建立健全利率定价机制,推动贷款利率稳中有降;建立完善敢贷愿贷会贷长效机制,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对于外贸企业来说,拿到订单只是第一步。2022年汇率波动的加剧更让他们真切体会“几家欢喜几家愁”。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成为这些企业的必修课。
2022年5月,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部门相继印发《关于支持外经贸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促进外汇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有关措施的通知》。各地金融系统则结合辖区涉外情况,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汇率避险服务。
外汇局广西分局聚焦外贸企业汇率避险“不懂办”“不愿办”“不能办”难题,以外汇衍生产品“首办户”企业为重点,开展汇率风险中性“首办破冰再突破”专项行动,帮助更多市场主体运用外汇衍生品进行汇率套期保值。外汇局重庆外汇管理部推出汇率避险专项行动方案,开展汇率风险管理再行动工作,加强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自律机制等多方合作,系统部署完善政策配套、丰富金融服务、行业自律规范等工作。
外汇服务赋能,营商环境优化,激活开放发展潜能。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出,不仅有效地保障了外贸企业的复工复产,也极大地增强了外贸企业投资发展的信心。2022年1月至11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4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9%,规模创历史新高;我国进出口总值38.3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6%。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