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朱蓝澜
通讯员庞涛
(资料图片)
四面青山下,蜀东鱼米乡;千家竹叶翠,百里柚花香。在群山拥揽的梁平坝子上,活跃着一支情系“三农”的队伍。党的十八大以来,农发行重庆市梁平支行始终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作用,累计获批中长期贷款项目22个,涉及审批金额共计114.59亿元,发放贷款共计67.6亿元;累计投放重点建设基金25个,涉及金额10.35亿元,用于支持地方市政、水利、环保等重点建设项目。截至2022年8月末,该行贷款余额47.4亿元,重点建设基金余额9.12亿元,合计较2011年末增长54.22亿元,支农工作成效显著,有效发挥了政策性银行“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作用。
聚焦湿地保护修复
芦苇摇荡,白鹭蹁跹,行走在双桂湖畔的步道上,花草簇簇,人流如织,原生态的实地环境为各种鸟类提供了栖息繁殖场所,也为市民提供了休闲观光的好去处。“这里空气好,环境也好;小娃儿晚饭后吵着要出来耍,那肯定是来双桂湖。”谈到前来双桂湖散步的缘由,一位牵着孙女在湖边散步的大娘脱口答道。
十年来,为改善双桂湖水源水生态环境,农行重庆市梁平支行先是发放水利建设贷款2.85亿元,用于支持双桂湖污染源搬迁、水库清淤以及生态护坡等;随即先后投放梁平新城区整体城镇化建设项目贷款资金21.43亿元,有力支持了双桂湖公园及环境整治工程、周边居民征地拆迁安置以及市政管网改造工程等建设。金融“活水”的接连涌入,有效“贷”动双桂湖及周边的环境整治取得显著成效,生物多样性也因此得到大幅提升。梁平区双桂湖公园于2017年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验收,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2022年,重庆梁平荣获“国际湿地城市”称号,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获得此殊荣的城市。
服务百姓民生
“以前好不方便嘛,房子又密又破又潮湿,周围环境也差得很,住起也不安全。”提及棚户区改造前的情形,原居住于北门农贸巷拆迁区域内的居民仍旧记忆犹新,“现在好了,我们都住进电梯房了,生活也方便了,环境也好多了。”2016年以来,该行通过高频走访、精准对接,确保贷款申报各环节紧密相扣、高效顺畅,梁平区4个棚改项目均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贷款审批,并先后投放贷款资金共计18.1亿元,用于支持北门农贸巷、纸箱厂、一环路北以及皂角等21个片区的棚户区改造,涉及改造区域总占地面积超2500亩,总改造户数4932户。通过资金“活水”的陆续注入,曾经的旧房旧貌展露新颜,梁平区实现了破“棚”蝶变。
在梁平那嵯峨黛绿的群山中,一条条柏油道路似玉带飘绕其间。谁能想到,在几年前,梁平多数乡镇因被群山环拥,相互隔绝,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落后,路网密度小,路面质量差,村民仅靠崎岖的泥泞山路与外界买卖物资并获取信息。为满足地方乡镇村民出行和农用及农副产品运输,加快乡村经济发展步伐,尽早完成地方农村联网公路建设,该行多次向梁平区委、区政府进行工作汇报,并多次同区交通局主要负责人进行对接,最终促成农村公路贷款项目获批,先后投放3.3亿元,用于支持蟠龙镇、梁山街道等18个乡镇(街道)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工程。“现在交通方便了,家里吃不完的蔬菜准备拿到城里去卖了赚点钱。”梁平区蟠龙镇老林村的一位大爷在公路边的三轮车旁一边装菜一边说道。
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梁平西部明月山系的百里漕,有着绵延近百里、品种各异的竹林,35万亩连片竹林铺天盖地,层峦叠嶂,毓秀灵动。该行深入结合梁平区旅游总体规划,依托百里竹海独特的自然资源,与地方国企进行多次对接,先后申报获批贷款项目两个,涉及贷款金额12.7亿元。目前,已完成贷款发放共计逾7亿元,用于支持百里竹海景点服务设施建设、生态旅游交通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以及配套工程建设等,通过就业、土地流转以及景区经营等方式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该行获批并先后发放现代农业园区中长期贷款2.6亿元,用于支持梁平区双桂田园综合体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建设,重点建设打造金带镇数谷农场、桂博争艳,合兴镇中华梁平柚海和礼让镇川西渔村三大板块,推动地方农旅融合发展,有效推进地方农业实现“接二连三”。
走近梁平区云龙镇人民村,远远就能看见大片良田,上面已有部分蔬菜大棚建设完成,其余大棚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这便是该行重点支持的梁平区龙溪河蔬菜公园项目。该项目获批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贷款6500万元,目前,已投放2720万元,用于建设绿色蔬菜基地约663亩,新建生产大棚20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扩大梁平区蔬菜种植规模,提高蔬菜产品功能性和附加值,保障农产品多效供给,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该行先后投放贷款资金3亿元,用于支持绿色食品孵化园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据悉,该项目已建成标准化厂房约17万平方米、配套用房近9000平方米。随着项目的逐步竣工验收,大批企业已陆续通过地方招商引资入驻其中。通过贷款对蔬菜加工以及生产环节的支持,地方蔬菜产业得到有效支撑。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