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一大批“新玩家”扎堆进军光伏产业,跨界资金额动辄百亿元。
跨界玩家不仅涵盖乳企、猪企,还不乏做玩具、房地产的厂商,一时间掀起“追光”潮。
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将近20家企业宣布进军光伏产业,包括皇氏集团(002329.SZ)、正邦科技(002157.SZ)、沐邦高科(603398.SH)、蓝光发展(600466.SH)、天宸股份(600620.SH)、荣晟环保(603165.SH)、景兴纸业(002067.SZ)、宝馨科技(002514.SZ)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第一财经记者发现,这些上市企业跨界光伏的领域不尽相同。
例如,乳企皇氏集团和益智玩具企业沐邦高科跨界光伏电池片,猪企正邦科技和地产商蓝光发展跨界光伏发电领域,房地产企业天宸股份和金属制品企业宝馨科技跨界光伏异质结。跨界的形式包括股权收购、投资建设光伏项目、与光伏企业合资办厂等。
“这种跨界潮的发生是因为当前经济形势下,有些行业不是很景气,而清洁能源产业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特别是俄乌冲突发生之后,欧洲能源转型加快,加剧了这种需求,而中国在全球太阳能产业中有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柯静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之所以乳企、猪企等掀起“追光”潮,离不开当前光伏赛道高景气度的因素。
“通过对各省装机规划了解看,乐观预计光伏市场或将开启加速模式。”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在2022年光伏产业链供应论坛中公开表示,“我们将今年新增装机预测调高10GW,预计全年实现85 GW至100GW.”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截至目前,国内已有25省市自治区明确“十四五”期间风光装机规划,其中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超392.16GW,未来四年新增344.48GW.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在全球市场方面,预计今年新增装机将达205 GW至250GW。
光伏龙头企业之一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日前在接受第一财经独家专访时也表示了对于即将到来的新能源大市场时代的信心。朱共山认为,“新能源大市场的时代正在逐步到来,在2024~2025年左右,硅和储能的成本降下来以后,新能源大市场的时代会真正开始,未来30~50年的前景巨大。”
但是,光伏赛道前景好并不意味着任何企业都能来“分一杯羹”,各行皆可跨界“追光”的背后,实际上蕴藏着各种风险。
“不可否认,在欧洲的能源转型加快,包括美国现在清洁能源的部署的背景下,这个行业发展的机遇是非常的大的,但是企业在跨界光伏的时候,一定要理性部署。”柯静认为,其实在2021年底的时候,全球硅片、电池的制造能力和组件的组装能力已经达到需求的100%,所以现在有些企业即便要跨界去对光伏产业进行投资,也需要在产业链的供应方面进行一定的现代化改造,这个技术壁垒不是很低,包括怎样使行业的价值链生态健康运行,其实都具有一定的难度。
值得注意的是,各行跨界光伏、涌进光伏赛道也引起了相关监管层的关注。
针对猪企正邦科技斥百亿投光伏的消息,深交所发布关注函称,要求其结合主营业务,详细说明与国家电投开展本次合作的背景、目的与具体合作方式,与公司现阶段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规划是否匹配等诸多问题。
根据正邦科技此前披露的公告,公司与国家电投签订协议,后者将对公司的土地、能源进行统一规划,加快布局光伏、风电、综合智慧能源等产业,力争在三年时间内,建设生态光伏、风电、分布式及集中式综合智慧能源约1000万千瓦,预计投资总额达到400亿元左右。而在刚刚披露的半年报中,正邦科技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2.86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4.30亿元。
对于深交所的问询函,正邦科技公告回复称,鉴于公司现阶段资金面临一定紧张局面,本次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的合作,公司目前主要以租赁经营形式推进项目。项目前期主要将由国家电投进行投资建设,公司将通过租赁屋顶的方式收取租金。在此合作模式下,公司将提供符合条件的房屋建筑及土地,无资金流出,且可通过此项目收到租赁资金,加速现金回流,盘活资产。
8月23日,乳企皇氏集团同样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要求其说明该公司是否存在利用信息披露配合二级市场炒作、是否存在接待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调研的情况及详情等。
对此,皇氏集团公告回复称,在该百亿光伏项目中,公司不参与直接投资,主要通过投资农光互补获得少数股东权益。农光互补主要承担项目运营,成立于2022年1月27日,由皇氏集团、熊猫光伏科技及另一家与皇氏有关联的广西胞弗洛企业管理合伙企业设立,其中皇氏集团出资4500万元,持股比例45%。
“关于各行各业跨界做光伏的现象,个人其实不太看好,现在有点像2015年那会儿都去做‘互联网+’,除非这些跨界企业实实在在有产能,不然还是停留在概念上。”光伏企业东方日升(300118.SZ)一位营销高管告诉记者。
此外,工信部等三部门于近日重磅发布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并提出应规范行业秩序,避免恶性竞争。
“工信部的发文在资本跨界‘疯狂’涌入光伏领域给了很好的警示,避免重复投资、落后产能投资后的资源浪费和过剩,调节引导资本进入其他实体行业,促进经济发展。” 一位光伏产业的资深从业人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