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极端天气带来的全国多地区域性电力短缺时有发生,电力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与电力调度相关的“虚拟电厂”概念在资本市场骤然炙手可热。
8月26日,深圳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正式举行揭牌仪式,成为全国首家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据悉,该管理中心已接入分布式储能、数据中心、充电站、地铁等类型负荷聚合商14家,接入容量达87万千瓦,接近一座大型煤电厂的装机容量。
【资料图】
经历了周末发酵后,8月29日,虚拟概念相关个股迎来大涨。当日收盘,金智科技、北京科锐涨停,恒实科技涨愈15%,另有中电兴发、南都电源、东方电子、万盛智能、国能日新五只个股涨幅超5%。
虚拟电厂能否真正能解决未来的电力短缺问题?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国际经验,虚拟电厂确实能够在解决缺电、稳定电力系统运行等方面起到比较大的作用,另外,同样的条件下,其为调节电力系统的安全所付出的代价也比供应侧增加调节能力更具经济性。
目前来看,我国虚拟电厂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商业化模式离跑通还有较长距离。远景能源智能电网首席科学家刘广一向记者指出,电力市场化问题是制约虚拟电厂发展的关键所在。“国内由于电力市场还处于建设过程中,配套机制不健全,”虚拟电厂“还看不到成熟的商业模式。”
虚拟电厂被寄予厚望
何谓虚拟电厂?
虚拟电厂定义众多。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虚拟电厂”概念最早是1997年由 Shimon Awerbuch 博士提出,当时其给了虚拟电厂的定义:受市场驱动的独立实体间灵活合作,且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所需的高效电能服务而不必拥有相应的资产。
曾鸣向记者表示。“国际上对虚拟电厂表述不叫虚拟电厂,而是叫需求侧响应,或叫复合聚合商,它不叫虚拟电厂。但是意思是差不多。”曾鸣表示。
本质上,虚拟电厂是将分布式电源(发电)、可控负荷(用电)、储能等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将其聚合成一个虚拟的集中式电厂,来为电网提供需求侧响应的“虚拟集中式电厂”。
随着国内多地发生极端天气导致的区域性电力短缺事件,以及新型电力系统快速发展而出现的高比例新能源带来的发电随机性、不确定性加剧的问题,虚拟电厂概念开始流行,并被视为新能源发电供应不稳定问题的一剂良方。
曾鸣向记者表示,根据国际经验,虚拟电厂确实能够为解决缺电问题,稳定电力系统的运行起到比较大的作用。
东吴证券分析师刘博则通过具体拆解,详细描述了虚拟电厂在电网侧、用户侧、发电侧环节起到具体作用。
在电网侧,虚拟电厂能够将需求侧分散资源聚沙成塔,与电网进行灵活、精准、智能化互动响应,有助于平抑电网峰谷差,提升电网安全保障水平。用户侧,能够降低用户侧用能成本。发电侧,能够促进新能源消纳。大大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降低“三弃”电量。刘博认为。
记者了解到,隆基绿能集团创始人、总裁李振国曾在不止一个场合提倡发展“需求侧响应”。李振国认为,引进“需求侧响应”这种市场化机制,使需求侧贴近供给的曲线。李振国以德国举例认为,德国电网光伏+风电在电力供给占比达到了42%,中国光伏+风电在电力供给占比则是10%,但德国并没有应用大规模的储能,主要的手段还是靠需求侧响应形成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发展虚拟电厂的确有益于解决电网波动问题,但单靠“一劳永逸”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和电力安全有关的所有问题并不现实。
刘广一表示,虚拟电厂如果处理得当,在解决电力安全运行方面会起到一定作用。解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问题需要“源网荷储协调互动”和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但单一依赖“虚拟电厂”有些夸大其词,难以完成“保障电网稳定”的重任。
李振国同样表示,发展需求侧只是解决新能源电力消纳问题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发展蓄水储能和电化学储能、第三阶段广泛应用氢能,三个阶段都完成后,才意味着我国的能源转型工作基本完成。
“电力市场化交易”是关键
东北证券分析师黄净认为,我国虚拟电厂目前处于从0到1的起步阶段。参与者仅通过参与电网公司邀约,获取相应响应补贴。随着电力交易市场化的推进,我国虚拟电厂将向以现货交易为主要获益方式的交易型虚拟电厂转变。
黄净测算,需求响应退补后,预计每年广东省内虚拟电厂的收益空间约为 83 亿元,预计全国虚拟电厂收益空间约为 870 亿元。
曾鸣同样认为,我国虚拟电厂发展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相当大差距。“国际上虚拟电厂的发展历经多年,目前已被普遍应用、作用也很显现,国内目前还相对滞后,近两年才开始大发展。”
除了历史原因外,还有诸多因素制约我国虚拟电厂发展。
曾鸣提到,“政策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一些技术上也还要需要进一步增加创新。市场机制和市场的结构也需要进一步的调整,使得虚拟电厂这个参与主体能够比较顺利地进入市场,并且能够跟供应侧的其他调节,和其他的竞争者,那个能够平等的竞争。”
刘广一则认为,现有的商业模式不成熟是制约虚拟电厂健康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电力市场化建设问题则是其中关键。
在他看来,虚拟电厂要想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有商业模式,其首要条件是要一个健康稳定的电力市场机制,使得运营电力市场的机构有利可图,“在国外,”虚拟电厂“运营比较成功的地方,都是电力市场运行成熟的地方,在国内,由于电力市场还处于建设过程中,配套机制不健全,”虚拟电厂“还看不到商业模式。”
深圳创维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金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同样认为,解决电力市场化交易问题是虚拟电厂发展的重中之重。
“虚拟电厂抛开一切表象和概念,本质上就是电力市场化交易。”金鑫表示,中国虚拟电厂其实在软件产品、技术和商业化模式上都不难,但症结在利益的统筹兼顾,要解决电力市场化交易中的现实问题,需要中长期的努力。
被热捧的概念股
8月26日,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举行揭牌仪式。这是国内首家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标志着深圳虚拟电厂迈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据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相关负责人对外介绍,预计到2025年,深圳将建成具备100万千瓦级可调节能力的虚拟电厂,逐步形成年度最大负荷5%左右的稳定调节能力。
刘广一评价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成立时认为,其为验证虚拟电厂的作用做了一个试验,但距离真正的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比之下,资本市场的表现则热情得多。
8月28日,虚拟电厂概念相关个股迎来大涨。当日收盘,金智科技、北京科锐涨停,另有恒实科技涨愈15%。
根据东北证券研报,我国涉及虚拟电厂业务的上市企业分为两类:虚拟电厂聚合商,主要企业包括:恒实科技;以及虚拟电厂软件平台服务商,主要企业包括;国能日新、国电南瑞、国网信通、东方电子、远光软件、朗新科技。
华西证券研报预测,到2025年,虚拟电厂的投资建设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元,平均每年投资建设规模达到105~200亿元;2030年虚拟电厂的运营市场规模将超过4500亿元。
券商机构认为,东方电子业务全面对标国电南瑞,公司在调度领域国网份额第二,仅次于国电南瑞,其已有多个虚拟电厂的项目实施案例,其中“粤能投”虚拟电厂管理项目是南网首个基于市场交易规则设计的虚拟电厂。
国能日新则是发电功率预测龙头,电力交易市场有望拉动公司第二成长曲线。公司自2020年起开展虚拟电厂业务,虚拟电厂亦离不开对分布式光伏等资源的精准预测能力;同时,结合发电功率预测产品及电力交易策略产品,公司能形成发电侧与负荷侧数据的打通与良性互动,为相关业务运营主体提升经济效益。
朗新科技则是用户侧能源数字化领先龙头+能源互联网唯一平台企业,其深耕用户侧20年,运营“生活缴费”、“充电桩” 等场景,并发展电力大数据平台;“聚合充电桩”包括“新耀光伏云”业务让公司成为天然的聚合商。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