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份,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车规级“氢动力系统”全场景解决方案“氢柠技术”。同年,未势能源100辆49吨氢能重卡项目的落地投运。这大概是,这家以氢能源汽车相关开发为主的公司面向市场的主要成就。
这家公司在2021年年末,成功进行了一轮融资,融资额9亿元,投后估值突破40亿元大关,刷新了中国氢燃料电池企业A轮融资规模与估值水平两项纪录。该行业的龙头企业亿华通如今市值不过100亿元左右,一个还没有上市且销量不算太好的未势能源A轮融资后估值就达到了亿华通市值的40%,可谓令人惊叹。
那么未势能源凭什么会有这么高的估值,在并未向市场展现一定成绩的时候就如此受到资本的追捧?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解超朋表示,如果比销量的话,未势能源远没有其他企业那么多,但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估值,主要是大家对未势能源团队以及技术的认可,以及对氢能的期待。
(相关资料图)
这到底是怎样的优秀技术团队,到底拿出一个怎样的氢能源汽车相关技术,才让资本趋之若鹜?据介绍,氢能源汽车八大核心部件中,未势能源已经能够将其中7项国产化,其中包括电堆、膜电极,气体隔断层、双极板,催化剂,阀门,只有质子交换膜暂时不能国产化。与此同时,未势能源凭借过硬技术在成本控制方面也颇为优秀,该公司可以将储氢瓶阀门的成本降下一半。
值得关注的是,解超朋透露,未势能源将在2024年推出首款量产的氢能源乘用车,进一步推进氢能源汽车的发展,那么这样一款车会不会受到市场的关注呢?
不让关键部件卡脖子未势能源要带中国企业“上岸”
新能源汽车这条赛道上,中国企业已经展现出了较强的优势,但在氢能源汽车领域却难算领先,不过这并不影响中国企业在这条赛道中奋进并达到与海外企业齐头并进的趋势。解超朋用了一个比较形象的例子形容中外氢能源汽车企业之间的关系,“我们现在可能是高三,他们在上大学了,可能我们明年上大学,2025年我们一块考研究生”。
而在“上岸”的路上,未势能源或将成为一本含金量颇高的学习资料。资料显示,未势能源作为长城控股集团氢能战略的主体,已形成“四国五地”全球超过500人的研发团队,构建“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产业链生态体系,实现氢燃料电池领域自主研发和技术迭代。截止去年末,未势能源已申请专利471项,累计研发投入超20亿元。
另据解超朋透露,未势能源的人才机构很有优势,其介绍未势能源的董事长张天羽是长城体系的老人,出身研发岗位,也是未势能源项目最开始的参与者,但之后的管理团队包括销售、技术、投资、融资、盈利等方面的岗位全是来自市场招聘的人才。显而易见,未势能源集结了传统车企与市场人才,通过努力,未势能源也展现出了相当的成就。
解超朋介绍,就储氢瓶而言,Ⅲ型储氢瓶,国内比较常见,但由于体积、质量较大只能多应用于商用车上。而塑料内胆缠碳纤维形式的Ⅳ型储氢瓶更轻更加适用于推广氢能源汽车,不过海外这类技术并不对国内开放,国内号称能做出Ⅳ型储氢瓶的企业也大概只有三四家,而未势能源已经能够将这项技术装车。
值得一提的是,未势能源还能够将储氢瓶的成本降低,解超朋介绍储氢瓶中一个关键的部件就是用于解决存储与应用之间气压变化的阀门,这一部件国内目前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做出来,全部需要进口,且成本高昂一个解压阀就要2万元,未势能源认为这是一个“卡脖子”的技术,需要突破。
庆幸的是,未势能源已经开发出了应用于储氢瓶的阀门,“我们可以把售价、成本降低,打入市场之后至少降低一半,这一下就可以给整个行业带来福音”解超朋如是说。
而在技术上的优秀表现以及团队所能展现出的能力,或许正是这家体量并不算大的公司获得资本追捧的主要原因。
踩着氢能发展趋势未势能源明年推出氢能源乘用车
当然,一家企业被资本追捧总离不开最底层的逻辑,即企业的业务是否在未来更具价值,而踩在氢能源汽车发展趋势中的未势能源显然符合这一特点。
国际能源机构和国际氢能组织曾做过一个测算,到2050年在未来终端全球18%的能源需求将会是通过氢来解决。解超朋表示,这意味着2050年能源结构中,基本天然气占24%左右,石油20%左右,氢18%,相当于在氢能领域再创造一个接近于石化的概念,“为什么说理解了这个行业的人会义无反顾地投入氢能事业中去?因为它的空间是非常大的,全球再造一个石化体系,这个产值预计每年是几万亿美金的产值”。
而就汽车而言,氢能的应用或许也是具有必要性的,解超朋认为,纯电动汽车目前虽然更火热,但纯电动技术更适用与短途出行,在一些小型车上,用锂电池更高效也很节省,但在大型车上用电经济型很差,需要背负高质量的电池,能耗过高。“不是说电池完全不用,而是在某些领域是不行的”,解超朋给出了这样的观点。
未势能源正是很早就看出这一点的企业,据了解,未势能源是中国氢能行业中入行比较早的,至今已经有20年的历史,即便放在全球范围内也拥有较强的底蕴。解超朋介绍,在长城体系内,汽车、锂电池和氢能是三个并列的板块,其认为,未势能源是长城体系里面是最具前景的,现在汽车板块一年是一千多亿元市值,锂电池是五百多亿元的市值,但是他们将来都不是最大的,最大的应该还是氢能。
不过,即便在国家政策支持之下,氢能源汽车的发展还有很多障碍,解超朋表示,目前氢能源汽车的生产线没有建立起来,购车成本以及用车成本并不低,与此同时,国家层面的补贴虽然量不小,但力度不够,对全产业链的支持不足。其认为,行业发展还需达成以下四个目标,包括构建基础、完善体系、完善产业链生态,并开始规模化。
而未势能源也在为氢能源汽车的发展做出贡献,除技术之外,解超朋透露,未势能源乘用车将在明年年底推出,2024年上市,定位高端品牌,并且也会有商用车、船舶业务布局。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