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对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省强化政策引导,围绕“事前定标准,事中强监管,事后管达标”的思路,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审批效率、提升用地效益、严格执法监管、保障服务管理等方面打出一套“组合拳”,提出一揽子措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持续提升。
“腾笼换鸟”
闲置低效用地“活”起来
位于廊坊市永清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圆通北方总部基地,43条自动化分拣线日均处理量600万件。
谁能想到,如此现代化、智能化的物流快递基地,先前是一片闲置多年的废旧厂房。2020年4月洽谈、“5·18”经洽会签约、10月8日投产运营,从项目签约到一期投产仅用了140天,曾经“沉睡”的厂房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圆通北方总部基地的前身,是坐落在北京市顺义区的3个物流厂区,车辆人员频繁往来于仓库之间,费时费力,运营成本较高。”圆通速递华北管理区副总经理喻天介绍,随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迫在眉睫,厂区搬迁成为必然选择。2012年开始,他们就在北京周边寻找新厂址,但因规划管控、无土地指标等诸多原因,直到2020年3月也未能如愿。
当时的永清经济技术开发区,历经多年开发建设,规划建设用地开发程度趋于饱和。特别是2011年落户这里的某造纸装备公司,由于市场萎缩、经营困难、效益低下,2015年厂房便闲置了下来。
加速“腾笼换鸟”,盘活闲置厂房,为高端优质项目腾出空间,成为永清县的最优选项。
“腾笼换鸟”并非简单的替换过程。前期的“腾笼”,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分类施策把低效土地资源腾出来。关键是“换鸟”,就是换上能让土地产出高效能、高效率的新产业、新业态的“金丝雀”“金凤凰”。
圆通扩大发展急需用地,造纸装备公司效益低下厂房闲置,双方具有深度合作的现实条件。
据介绍,加快圆通北方总部基地建设,当时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盘活原有闲置厂房、取得土地产权。经永清县委、县政府多次协调,双方约定“先租后买”,圆通先以租赁形式使用原造纸装备公司的闲置厂房,再依法通过招拍挂取得土地产权,既满足了圆通北方总部的落户需求,也最大程度节约了建设时间和经济成本。
在河北,这样的“凤凰涅槃”项目还有很多。
土地是城市发展的基石,无论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还是加快产业转型步伐,都要做好、做活土地这篇文章。
近年来,我省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框架体系初步形成,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原则,着眼土地粗放利用、土地资源投入产出效益低等问题,按照“严控总量、做优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的思路,完善土地利用和管理制度,推动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使存量低效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数据显示,2020年,全省完成批而未供土地盘活利用13.58万亩、闲置土地处置盘活1.89万亩,平均供地率达到86.97%,除规划管控和司法查封外,全部按规定实现了有效盘活。
内部挖潜
增加土地含金量
走进位于唐山市滦南县的蒙牛乳业(滦南)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整个工厂见不到一滴牛奶,从生产线上出来的已是成品。
近年来,乳制品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蒙牛乳业(滦南)有限责任公司打算建设二期工程扩大产能,投资3.5亿元从公司东侧征地建设厂房及附属设施。
“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公司车间的生产设备可以移动,通过合理调整设备位置、在原有地上建筑增加空间,可以腾出新的空间。”滦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了解企业需求后,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就合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提出了空间优化建议。
蒙牛乳业(滦南)有限责任公司运营经理孙立国介绍,公司经过反复研究,采纳了该空间优化建议,对现有土地资源内部挖潜、地上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把原有日产乳制品865吨的18条低速生产线,全部更换为高速生产线。
“通过采取机器间距缩小、包装车间平移500平方米、包装车间内建二层结构等措施,相当于扩大生产车间500平方米,增加包装车间面积2600平方米。”孙立国说,公司现在重新安装高速生产线20条,日产量提高到1190吨,给后期又预留了2条高速生产线的位置,还可日增产240吨。
与传统的二期扩建征地模式相比,蒙牛乳业(滦南)有限责任公司在原有土地使用面积未改变的情况下,通过内部挖潜、提升车间利用空间,不仅达到了扩建二期工程的效果,还比预算节省了2亿元。
近年来,滦南县创造性地推出了以空间增效益、盘活存量土地、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等多项措施和方法,显著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提升了经济效益、保护了生态环境,较好解决了土地供需矛盾,走出了一条节约集约用地的新路子。
截至去年年底,滦南县12家企业(公司)在原址改建,不再征地进行扩建项目;8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土地管理委员会协调了确实需要的用地;7家企业充分利用了现有建设用地。经统计,滦南县总共节约集约用地1000多亩。
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优化土地供给方式,推动节约集约用地,我省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有效提高土地利用质量效率的意见》《关于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十条措施》等一系列文件,严格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管控,落实“增存挂钩”机制,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盘活利用,充分利用土地要素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土地利用质量和效益。
通过多年努力,全省建设用地节约集约用地水平逐年提高,土地的含金量越来越足。“十三五”期间,全省建设用地地均GDP由1.45亿元/平方公里提高到1.56亿元/平方公里,单位GDP地耗从17.55平方米/万元下降到9.87平方米/万元。全省开发区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和工业用地地均税收稳步提升,分别由2016年的291.56万元/亩和16.37万元/亩提升到2020年的398.13万元/亩和20.93万元/亩。